阳东有这样的俗例:凡婚嫁,亲朋戚友必呈上一份礼物。此外,还得随礼品附去一帖,该帖为坚式,从右至左书写。但凡一帖列具多人姓名,则尊长者居中,其余依次分左右排列,后面不写“同拜”,要写“顿首拜”。倘父与子、祖同孙、叔伯与侄同帖,则写某某(尊长者)率某某拜,弟兄同帖则写某某偕弟某某拜;夫妻同帖亦言“偕”;而父子,祖孙只能言“率”,不可言“偕”。
凡喜事的帖式要写成双行,用字用句也有讲究,即使送去的礼物是一件,也要写成“满”、“成”、“双”、“联”等,而凶事白事之礼,这些字眼是禁止使用的。
凡收受他人礼品,要回谢对方一领谢帖及少数礼品。有不领受的,仍要写上“壁谢心领”的帖连同礼品一齐遣归。此曰“壁礼”。如果为上辈摆酒,还要写上“承先某某领”等字样。
嫁女请客则写:“某月某日,小女于归杯酌敬,请某某某拜。”
贺人家嫁女则写;“谨具某某(礼物)申,悦敬,某某(贺礼人)拜”。
以上诸帖均要用红纸黑字。
嫁女不贴对联,男家娶亲要用红纸金粉对联。迎宾巷口,村口的对联多为:“扫巷迎宾客,吹箫引凤凰”。
酒堂伙房对联多为:“屋小暂留君子驾,酒精堪结故人欢”、“无甚珍馐酬贺客,还期多饮替装光”等歉意之词。
鼓乐堂之联则写:“五音奏出鸳鸯谱,六律吹成窈窕歌”;或:“笙歌新谱宜家曲,琴瑟和调燕尔音”。
新人洞房对联为“往时私入桃源洞,今夜明游月殿门”;或“昔日已曾居月府,今宵始得会嫦娥”等。横批多是“鸾凤和鸣”“佳偶天成”一类的好话。
若新郎长辈健在,其居住所贴对联亦云:“阶前献枣孙新媳,堂上含胎叔太翁”;或“翁喜佳儿宠令绪,姑欢淑媳继徽音”等,这要看其辈份高低而定。若新郎为弟,其兄嫂住所则写:“醮弟成人能继志,效兄模范是齐家”之类的对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