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糕
每年刚入冬的清晨,在上杭县城各大街小巷便会传来循环不止的“油炸糕——唉——油炸糕”的叫卖声,渐行渐远。同时能闻到阵阵飘香,那就是油炸糕散发出的特有诱人香味。
上杭油炸糕的配料和油炸技术,有它的独到之处,别具风味。主料是用一定比例的上等大米、黄豆 ,浸泡后磨成乳白的浆水,大蒜取其白质部分,切成片撕成条状,投入浆中,加适量盐水,拌得均匀,另选精猪肉或牛肉,捣成肉碎子。街头小贩拎着装在白铁桶里的浆料,在路边支起油锅就可开张。待油锅中的油烧至八九成热,即将浆水盛入圆形薄铁皮瓢中,摊成碗口大小半寸厚,再撒上少量的猪、牛肉碎子,投入滚开的油锅中约炸三五分钟,至色泽金黄时捞起来放置在油锅上的铁架上,尽量让刚炸好的油炸糕中的油沥干。锅中的油以山茶油最佳,花生油、猪油次之。趁热吃之,香气扑人,质松味鲜,油而不腻。
油炸糕一般作为早晨佳点,刷牙洗脸完毕,吃上两个配碗热茶或肉片兜汤,浑身舒适,精神爽快,人们称之为“油炸糕洗脸”。油炸糕也是早餐配稀饭、豆浆的佳料。
无论逢年过节、搬家、请客办喜事、还是赶庙会、祭祖先等,只要是喜庆的日子,客家人都要吃油炸糕(大热天时一般取其他糕点代替),一方面因“糕”与“高”谐音,取其步步登高、高升旺长、吉祥富贵之意;另一方面取糕的形状圆与色泽红,祝愿合家团圆,日子红火。
民间还流传:油糕包糖五世其昌;油糕就酒越喝越有;油糕包葱大运亨通……这些古老的习俗,至今在农家仍很盛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