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灯秧歌
渔灯秧歌又称太平歌。它兴于台儿庄区邳庄一带,隋唐时期,鲁南民间就盛行竹马、秧歌渔灯。秧歌是土生土长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民间乡会艺术,流行于台儿庄运河两岸,春节期间由村庄自发地到各乡会演出。
唢呐
唢呐在枣庄市流传很广,几乎分布全市各地。唢呐乐队在我市民间称之为“喇叭班”,称唢呐艺人为喇叭匠子。已成为“红白喜事”等民风民俗场面的主角。现今活跃于鲁南苏北地区的我市民间唢呐班近两百个。薛城区的唢呐在全国就有很大的影响,1996年11月薛城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唢呐艺术之乡”。
鲁南花棍舞
鲁南花棍舞,俗称“打花棍”,以其舞蹈道具“花棍”而得名。“花棍” 用一米长竹竿制作,当中嵌几根铁轴,每轴穿三、四枚铜制钱,舞时遍身拍 打发出沙沙声响,因此又名“沙拉叭子”。相传古时鲁南多灾,灾民沿街乞讨,羞愧难当,遂改求乞呼唤为“唱门儿”,并以“花棍”击节,发展而为“花棍舞”,边唱民歌边舞蹈,歌同多 为家乡味十足的民歌内容。所以至今花棍舞伴奏音乐仍用《八仙庆寿》、《画 扇面》、《绣花灯》等民歌曲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