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校---徐州市第一中学

家乡区县: 徐州市沛县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是江苏乃至中国近代普通教育的先驱者之一,是一所历史悠久、声名远扬、锐意进取、善育英才,既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又充满着生机活力和现代化气息的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她在百余年历史进程中,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江苏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州一中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六十年(1721)云龙书院的兴办。在清末“新政”时期,徐州地方政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将云龙书院改办为新学——徐州中学堂,1906年又创办了徐州师范学堂,这两所官立的新式中等学校就是徐州一中的前身。1912年.始名为江苏省立第十中学。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省立第十中学与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奉令合并,成立第四中山大学区立徐州中学;翌年9月始定名为“江苏省立徐州中学”。省立徐州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高中部设普通、师范两科),全校共12个班级、约五百名学生。1932-1937年间,在严立扬校长的主持下,学校“领导得方,教师阵容整齐,人事和谐安定,读书风气浓厚,毕业生的升学率逐年上升”,一跃成为省内“校誉隆升”的名校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省立徐州中学被迫在西迁武汉后于1938年春宣布停办。抗战胜利后,江苏省立徐州中学于1946年2月复校,有16个班、465名学生。复校后的省立徐州中学汇集了一批教学有方的优秀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很快,但战争再度迫近徐州。1948年冬,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下令将省立徐州中学迁往无锡,但大部分师生选择留在家乡以迎接解放。

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人民政府随即接收了江苏省立徐州中学,并将省立连云中学和立达女子中学等私立学校并入,命名为“徐州市立第一中学”,丁志刚任校长,随行政归属的变更而改称“山东省徐州市立第一中学”。1953年6月4日,因徐州市划归江苏再改为“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至今。1998年起停止招收初中学生,逐步过渡到独立的高级中学,同时创办了主要培养初中学生的撷秀中学。目前全校共有66个高中班,54个初中班,在校师生计7000余人。

 历史上的徐州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相当落后,战乱不断,社会矛盾尖锐,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徐州一中在艰难困苦中玉汝于成,以优良的校风学风、优秀的教育质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一直在江苏以及苏鲁豫皖接壤地区享有盛誉。民国时期,她即是江苏省立的17所完全中学之一,其办学的规模与质量居全省普通教育的前列,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具有相当的示范作用,为众多莘莘学子所向往。  解放以后,徐州一中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示范作用更加凸显,是江苏省教育厅确定的首批16所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1993年又两度予以确认。1998年4月通过评估验收,被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徐州市第一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又被江苏省教育厅评定为全省首批“四星级高级中学”。

徐州一中仅在“文革”后,就获得了数十项省级以上的各类表彰。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德育先进学校”称号;2003年、2005年,两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五次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两次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两次被授予“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称号。

经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核定与推荐,徐州一中先后入选“江苏名校”和“中国名校”。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曾多次播出徐州一中的学生活动与教育教学方面的报道。中央和江苏省的有关领导同志先后十多次到校视察与调研。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先后三次在徐州一中举办全国性的现场会、教学观摩和研讨等活动。

近年来,徐州一中对外交流不断扩大,不仅有数以千计、来自国内二十多个省市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前来参观,还吸引了几十个国家的数百位文教专家、友人到校访问。徐州一中先后与法国西蒙娜·威尔中学、圣路易中学,日本半田市乙川中学,俄罗斯梁赞市第二中学、澳大利亚大丹德农市史宾威中学、新西兰望格努伊中学等结为友好学校,并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新加坡达等国的相关城市或机构开展了合作办学与师生交流活动。徐州一中已成为展示徐州市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靓丽窗口。

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mj4111

梧桐子主页:http://wutongzi.com/uc/78254907.html

博客主业:http://blog.sina.com.cn/4111mj

也无风雨也无晴(2015-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