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土特产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曾是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民国时期东北的土特产品生产逐渐规模化,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在国内外的贸易交 流中占有特殊地位。东北土特产包括很多产品,有不老草、黑木耳、猴头蘑、林蛙,以及被人们所称道的“东北三宝”。作为“东北三宝”之首的人参在东北土特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在于它独特的药用价值,同时也在于其巨大的经济价值。本文就是主要以东北人参行业为例,研究东北土特产在现今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市场化经营,从而给东北土特产生产经营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
一、东北土特产的行业现状 1.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消费及饮食习惯已经远远无法适应和满足追求高品质生活、强调健康饮食的现代人的需要。人们对自然、健康和特色的物产更加青睐,健康消费、绿色消费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消费趋势,文化消费、精神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追求。东北土特产是东北地域独有的产品,也是东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资源优势。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东北土特产品具有绿色、环保的特性,兼有地域文化内涵,从客观上满足了人们对时尚、高品质生活的追求[1]。而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是企业必须遵循的第一准则。因此,可以说东北土特产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大的。例如随着世界性的“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人们在药物选择方面从过去的注重化学药物转向天然植物药物,在防病治病方面由过去的被动治疗转向积极预防和保健。而人参就兼具药用和保健的双重功效,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心理,这为人参在药品和保健品领域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政府的态度对区域特色产品市场价值的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区域特色产品的蓬勃发展或者市场价值的大幅提升,需要政府同时扮演着领导者、引导者以及服务者的角色。过去在东北地区土特色产品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政府的不重视、无作为,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大量的东北土特色产品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即使已经开发利用的,也没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市场价值提升。而现在东北三省尤其是吉林省特别重视土特产品的经营,曾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制定地方土特产可持续发展战略,商议地方土特产品的全国化、国际化经营策略,为做好东北土特产的市场化经营提供了政策保障,给东北土特产经营企业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