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潭峰寺

家乡区县: 广东省英德市

在英德市桥头镇有所有名的红色中学——英德市英东中学。她成立至今的年不算很久远,但其先后曾使用过“新中中学”、“私立初級英东中学”、“桥头中学”、“翁源县桥头中学”、“英德县桥头中学”、“桥头中学”,现名为“英德市英东中学”。尽管这所学校名目繁多,却是英东地区和滃江流域一所驰名的、又有光荣历史的红色中学。
1942年秋,地下党员廖碧波、石可权及陈仁畿等人,在中共北江党组织的领导下,为革命武装培养有用人才和发展地下党员,在英东人口较集中、群众基础条件较好的板铺创立一所中学,为掩护党的地下活动和取得时任国民党英德县县长左新中支持,以其名字命名为“新中中学”。至1945年春,先后有17名党员在此任教,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加入到党组织、及数百名优秀青年学投入到抗日救亡阵线中,也给如火如荼的粤北革命武装注入新鲜血液,为粤北地区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该中学校的原址是选在风光旖旎的滃江河畔——名刹“潭峰寺”。 “潭峰寺”又称“潭峰禅寺”,位于本镇板铺村西面的潭岭北蔍的小山峰上。它的前身不是寺,而是板铺陈氏八房五世祖本琇公于1574年出资兴建,起初称为“潭峰公祠”。
1593年,有一法名性识的禅师来到此板铺,见潭岭公祠四周山明水秀,有如蓬莱仙境,阡陌间鸟语花香,使人心旷神怡,遂决定与积德扬善的老山主陈本琇在旧址潭峰公祠重修成“潭峰禅寺”,并在此居住下来弘扬佛法。
该寺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寺前为一宽阔平坦的大广场,广场前方是一口大池塘,西侧种有株大榕树,左侧挖有口泉水清洌的水井。大院内有大小房间21间,前栋建房7间。正中为大门,两侧各由威武庄严的门神把守,左右两侧两栋为住房,左三右四及后栋为神殿胜地,神殿正中为如来佛像,两侧为八大金刚。神殿竖有大神碑,寺内左侧挂一铸铁大钟,右侧悬挂一牛皮大鼓,每天晨钟暮鼓,佛号不断。各地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源广进,人丁兴旺。
这个本琇公,是板铺陈氏五世中富甲一方的大财主,相传他不单拥有大量的土地,还子孙满堂哩。他健在的时候,不想将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分开。后来人口多了,妯娌们凑在一起,免不了生出一些事端,不得已才与儿子们分了家,但他仍保留许多房屋田产。儿子们分开后,各自带着老婆孩子,早起晚睡地勤耕苦种讨生活。剩下老爸一个人从年头到年底,孤零零在大屋里独坐,这也罢了。直到年三十晩,老人家仍眷恋从前那大锅大鼎炖煮的大鱼大肉香味,懒得去煮食,就在屋里坐等着儿孙们来叫他去食年夜饭。
他的儿孙们也一直忙碌到太阳下山,才把丰盛的年席做好摆上桌,儿子们各自领着老婆孩子开始喝酒吃肉。至于老爸,当然啦,个个都这样想:“老爸一定会被另一兄弟叫去食夜的!”“我沒去请老夿,咱兄弟们多,肯定会有人请的,我明年再补上。”
老人一直坐等到天全黑了,仍未有哪一个儿孙来请,直到要到长辈身边守岁时,全体的儿孙才齐集到他的大屋来,还开口伸手要压岁的红包利是。这使老人家更恼火:
“你们可知道今晚有人沒有饭食?”
儿孙们听了很惊讶,其中有的说:“你老说哪里话,叫花子尚有个年节过呢,何况是常人。”
一个孙儿也说:“有谁呀?阿公,你老说说看是谁?”
“就是我呀,至今还沒有食夜。”老人家终于发火了:“你们只顾同着自己的老婆子女一道过年,却忘记了我这老头子。”
儿孙们听了后,心里却发起毛来。
“阿爸,我去端酒菜来给你食。”
“阿公,我扶你去我家食饭。”
“不必啦!”老人长叹了一口气:“我虽有钱财、有儿孙,却过着孤头佬的生话。好啊,你们已厌烦了我,我还要这个家何用?我这就出家做和尚去。”
儿孙们一听老人的气话,全都慌了手脚,一齐跪下来哀求,希望老人能回心转意。可心灰意冷的老人去意已决,很快捡齐银票契文衣物,连夜进了祠堂,并削发做了名和尚。同时,他将带来的钱票,将祠堂改成寺,又将名下的田产捐作僧田,还命名为“潭峰禅寺”。
此后,老人就以寺庙、佛像长相相伴,虽不时有儿孙和亲朋来劝他回去,他却心坚如磐石,继续唱佛念经。家人无奈,只好随他在寺中度过残年。他死后,其子孙后代在寺中为他立一灵位,逢年过节或初一、十五都来烧香供奉,至今仍未中断过。
“潭峰寺”经他修茸及主持,香火渐盛,远近的人都来朝拜。几百年来,禅寺几经修复,主持、和尚亦不知换过多少,香火依然不断。
至抗战期间,因战火纷飞,和尚僧人四处逃散。一度荒芜的“潭峰寺”,又成了以中共地下党员陈道长、陈贻华等人领导的板铺村抗日自卫队的指挥所。1939年12月下旬,在国民革命军第154师的支援下,凭借滃江天险,一鼓作气打败妄图偷袭翁源县城的鬼子骑兵队,保证了翁源县及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和抗日后方的安全,为英东人民的抗战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此后,“潭峰寺”又成了抗日军民及我党地下活动中心。1942年秋,在粤北党组织的领导下,由廖碧波、石可权及陈仁畿等人,几经周折,利用“潭峰寺”的屋舍,创办了粤北地区第一所完全由中共领导和掌握的中学校——私立英东中学,为英东、翁西的革命武装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才,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潭峰寺”不单有悠久的宗教文化历史,同时也拥有红色的、光荣的人文历史,更是英东地区和滃江流域一面地标和旗帜。解放后,英德市委市政府将其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教育基地,让这座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寺继续换发光和热。

张纯翠233(2015-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