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天下,自强不息——南京邮电大大学

家乡区县: 江苏省浦口区

南京邮电大学具有光荣的传统,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南京邮电学院,是新中国较早建立的本科高校。

2005年4月更为现名。学校原为邮电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江苏省)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2013年10月,根据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秉承“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

南邮精神:信达天下,自强不息。“信达天下”的“信”一是“诚信”,泛指美德,南邮人以良好的信用和品格享誉世界;二是“信息”,南京邮电大学以“大信息”特色兴校,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培养的学子用学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足迹遍布全球。“信达天下”展现了南邮人的雄心壮志,纵观天下的广阔视野和推动学校发展壮大的胆识与魄力。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大自己必须通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努力。在南京邮电大学办学历史上,无论是1942-1950年发轫初创阶段的“生生不息、坚忍不拔”精神,还是1950-1958年探索发展阶段的“情系国脉、艰苦奋斗”精神;无论是1958-1966年艰难创业阶段的“不畏艰难、顾全大局”精神,还是1966-1976年“文革”内乱阶段的“赤胆忠心、百折不摧”精神;无论是1976-1985年恢复发展阶段的“实事求是、务实进取”精神,还是1985-1998年提升层次阶段的“敢为人先、勇于改革”精神;无论是1998-2005年扩大规模阶段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还是2005至今科学发展阶段的“坚毅果敢、敢闯敢试”精神;一言以蔽之,“自强不息”浓缩了南京邮电大学最突出的精神特质。

“信达天下,自强不息”八个字,言简意赅,琅琅上口。首字“信”与尾字“息”呼应,突出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特色。

南京邮电大学校训:厚德弘毅,求是笃行。以“厚德、弘毅、求是、笃行”为校训,“厚德”和“弘毅”是做人、做事、为学的前提,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具体要求,“求是、笃行”反映了做人、做事、为学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育人宗旨。

不畏将来(2015-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