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委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部署。这既为内蒙古全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各旗县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兴和县立足县情,以做大县域经济总量为“总基调”,以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旋律”,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和政策环境等优势,将兴和县的产业发展定位为煤炭物流、石墨碳素新材料、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新型化工及特种合金、清洁能源生产、草原生态旅游等“六大产业基地”,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产业,并以此为基调全力实施“六大工程”,掀起了兴和县新一轮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热潮。
依托物流产业园区建设
增强发展实力
兴和县东距首都北京市240公里,西距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200公里,南距山西大同市120公里,西北距乌兰察布市区73公里,东南离张家口市100公里。110国道、G6高速公路、呼市榆林至河北尚义运煤专线、集张铁路及在建的G7、准兴重载高速公路和京呼铁路客运专线汇集贯穿县境。
兴和县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让很多旗县区羡慕不已。如何尽快将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成为当前兴和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最强音。
顺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2010年10月兴和县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乌兰察布市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启动建设了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集煤炭仓储加工、物流配送、产业延伸为一体的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
“依托大交通,建设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把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建成自治区‘沿黄沿线’、‘双百亿’重点产业园区,西北华北地区重要的煤炭加工销售内陆港,全国最大的‘煤炭超市’和‘煤炭交易中心’。把园区建设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这是兴和县委、政府领导班子统筹现阶段兴和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县情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站得高才能想得远。着眼未来,兴和县确立了“打造煤炭物流‘三个基地’,构建‘一港、四区、一中心、四条产业链’”的园区发展定位。
据兴和县县委书记王幂生介绍,煤炭物流“三个基地”,即:蒙西及蒙古国煤炭集聚加工基地,就是通过公路、铁路联运的方式把各地煤炭汇集到园区,然后进行洗选配加工,使园区成为鄂尔多斯、锡林郭勒、蒙古国、乌兰察布煤炭的汇集地、加工地。环渤海及东南沿海地区各类动力煤配送基地,就是将不同种类、不同热值的动力煤,按照终端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选配加工,然后通过公铁联运的形式配送到用户。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煤炭储备基地,就是充分发挥园区仓储、加工、配送规模大、能力强的优势,替代港口部分场存,减轻港口库存压力,为各大港口和煤炭用户提供煤炭短期储备和周转条件。
“一港”,就是要把综合物流产业园区打造成沟通自治区与环渤海地区和蒙古国以及天津、秦皇岛、曹妃甸等港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内陆港。
“四区”,即建成煤炭仓储加工物流区,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规划功能为煤炭加工、仓储、配送,今年10月份建成。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规划功能为:一是建设以煤炭洗选配送及煤制气、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金属冶炼、水泥熟料生产为一体的博源集团产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二是投资新建2×35万千瓦自备电厂,利用低廉电价,承接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等产业,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预计2015年建成。现代综合物流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功能为:重点发展工业品、矿产品等为主的现代综合物流产业,预计2016年建成。配套服务区,总规划面积2500亩,规划功能为商务综合、金融、办公、餐饮、住宿等。
“一中心”,即与综合物流产业园区相配套的煤炭交易中心。吸纳包括煤炭生产、加工、物流港口、终端用户等上中下游涉煤企业成立股份公司,形成以信息服务为平台,以电子交易为手段,以金融服务为支撑,以实现异地交割和物流配送为目标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为客户近期提供煤炭现货交易,远期提供类期货、期货交易服务。
“四条产业链”,一是构建综合物流产业链。发展以煤炭为主,其它能源、矿产品等为辅的大物流产业。二是构建煤气化产业链。利用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的褐煤发展煤气化产业。三是构建煤—电—铝产业链。利用高铝煤洗、选后的低值煤、煤泥、煤矸石发电,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四是构建煤炭—电力—冶金产业链。依托自备电厂廉价电力发展多金属冶炼。
目标决定着方向,目标意味着决心和意志。对于园区未来的建设发展,王幂生信心满怀,他说:“到2020年,园区计划完成投资400亿元,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部分项目投入运营。园区设计规模宏大,投入巨大,贡献愿景卓越,建成后每年可发运、加工煤炭1.8亿吨,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吸纳就业2.2万人,届时将对乌兰察布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明确的思路,科学的定位,使园区发展势头强劲。据王幂生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该园区累计完成基础建设投资97亿元,铁路、公路、水、电等配套建设基本完成。园区注册企业达109家,16家企业已投入运营。2012年,园区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园区,国家级煤炭物流业标准化试验示范点和国家煤炭检验中心乌兰察布分中心获批筹建,全年入园煤炭633万吨,实现税收1.28亿元。“西北煤炭交易中心”筹建工作扎实推进,现正在争取将园区列为国家级煤炭物流示范基地。
一组组喜人的数据,一件件实事的落实,折射出物流业已成为撬动兴和县县域经济崛起的杠杆,为兴和县开创新一轮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