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灵魂是什么?是它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创新之意识,自由之思想,科学、人文之传统等等,这些都是大学最重要的、共同的精神支柱,缺少了 这些,大学就失去了灵魂,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大学”。由于历史的不同,以及地域文化与学科差异的影响,不同大学之间又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和精神,如北 大之自由民主,南大之诚朴坚毅,这是大学在共性之外的特色与个性。最能反映一所大学传统和特色的是校训,因为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 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校训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继续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百年来,南京大学历经沧桑,校名屡经更迭,校址也一再搬迁,但学校诚朴坚毅、自强不息的传统精神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在一代又一代南大 人身上传承延续,并不断发扬光大,历久弥新。正是这种优良的传统和校风,将南京大学扎根于中国和世界文明的沃土,形成了南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了南大人 诚恳朴实、坚毅自强的品格,使学校在百年办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青春活力,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令 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的科学文化与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能展现南大传统精神的是学校不同时期确立的校训和校风。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学堂监督李瑞清先生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以 “俭朴、勤奋、诚笃”为校风。“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南大校史上最早的校训,奠定了南大百年传统的基础,生动体现了南大人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风骨。南 高师时期江谦校长以“诚”字为校训,希望全校师生为人、为学都要以诚为本,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校风是“民族、民主、科学的精神,诚朴、勤奋、求实的态 度。”东南大学时期,郭秉文校长提出了“三育并举”和“四平衡”的办学方针,要求师生树立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在人文与科学、通才与专才、传统文化与西方 文化之间寻求平衡发展。中央大学时期,罗家伦校长提出以“诚朴雄伟”四字为学校的校训和校风,他希望中大学子承担起复兴民族的重任,埋头用功,不计名利, 诚心向学,并集中精力,放开眼界,努力做出伟大事业。
我认为,“诚朴雄伟”的校训立意高远,气势磅礴,对中央大学及其继承者南京大学的传统和校风产生了深 远影响。南京大学另一个重要源头金陵大学,将“诚真勤仁”作为校训,这个校训与中央大学的传统和校风在本质上有类似之处,都将“诚”作为精神内核。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既继承和反映了南大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又面向未来,体现了办学理念的更高追求,同时还阐明了实现远大目 标的途径。我相信: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学校确定“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对于激励全校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弘扬传统,增强对学校的荣誉感、使命感, 继续发奋努力,把南京大学早日建成世界高水平大学,一定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