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菜最能保证营养不受损失”的提法现在已广为人知,“沔阳三蒸”也由此在“吃要吃的科学”浪潮中重焕青春。所谓三蒸,即蒸畜禽、蒸水产、蒸蔬菜(可随意选择青菜、苋菜、芋头、豆角、南瓜、萝卜、茼蒿、藕等数十种),颇为符合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粉蒸菜都裹着捣细的米粉,菜的本香配上大米的清香,回味深长。说到蒸法,所谓的“三”,就成了概数了,粉蒸、清蒸、炮蒸、汤蒸、扣蒸、酿蒸、包蒸、封蒸、花样造型蒸、旱蒸,蒸的技法就不下九、十种。2010年,“沔阳三蒸及其蒸菜技艺”已经被湖北省政府列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沔阳三蒸是一个形成于600多年前并被不断打磨的成熟菜品,是一个被广泛认同并带动了一个产业链的餐饮名牌。它是江汉平原家喻户晓的农家菜,又是湖北十大名菜之一,是鄂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作。2010年10月,沔阳三蒸进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地理商标。
沔阳三蒸是以水产类、禽畜类、蔬菜类为主要原料,以粉蒸为主要技法,多种蒸菜技法(清蒸、扣蒸)并用,制成的系列菜肴,因其起源于沔阳而得名。
所谓三蒸,就是粉蒸肉、粉蒸鱼、粉蒸青菜。这只是早期的分类,发展到后来,又分成这样三大类:1、水产类:以粉蒸鲶鱼、粉蒸青鱼、粉蒸鳝鱼为代表;2、畜禽类:以粉蒸肉、珍珠丸子为代表;3、蔬菜类:以茼蒿蒸螺蛳、太极蒸双蔬、粉蒸莲藕为代表。
沔阳三蒸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1、取材广泛,操作简单,适合大众制作;2、融稀、滚、烂、淡于一体,集色、香、味、养于一身。粉香扑鼻,肉类肥而不腻,鱼类嫩而不腥,蔬菜淡而不寡;3、原汁原味、不损营养,符合现代养生理念[1] 。
“沔阳三蒸”其所以受八方食客的青睐,主因有两个:一是其烹饪技法暗合了中华美食的“滚、淡、烂”原则,二是其独特的地方食材的无可替代性。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所蒸之珍馐,因猛火之功,袭秀水之气,先以滚烫夺人,加之其调和之料多以清淡为主,立意中和,于水火里得中庸,尽可攻,退可守,又因火候周到,所蒸之物,无论硬软,具能绵软,舒坦口齿。因其滚,能激血脉,因其淡,能调六味,因其烂,能见本色,由此可见“沔阳三蒸”之精髓也。
“沔阳三蒸”在沔阳民间宴席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粉蒸排骨、粉蒸牛肉、粉蒸青鱼等。一般蒸菜在上桌时都使用扣碗翻扣装盘,勾芡浇汁,所以有“三蒸九扣”之说。酒席上的蒸菜以稀、滚、烂、淡见长,稀主要是指粉蒸素菜要以好汤和匀,稠稀适中,不可过干;滚就是温度的要求,“一滚三鲜”;烂就是成菜后的质感要求;由于粉蒸菜是满口菜,要求口味宜淡不可咸。“沔阳三蒸”总的特点是:粉香扑鼻、鲜嫩软糯、原汁原味、食而不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