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寺——兴福寺

家乡区县: 江苏省常熟市

  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南齐延兴中兴年间,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悲寺”。在南朝梁大同五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唐咸通九年懿宗御赐“兴福禅寺”额,兴福寺成为江南名刹之一。乾隆三十七年建亭勒石,立碑在兴福寺内,至今仍完整无损。

  兴福寺山门前有三株枫香树,如金刚守卫。门前破龙涧在大雨后,水势奔腾,回音隆隆。过涧上石桥,入山门、天王殿。三圣殿涧边对着山门有两根高大的石经幢,一古一新。到大殿,佛像后有高大的善财五十三参群塑。中轴线东有纪念兴福寺祖师的四高僧殿及藏经楼等。方形的白莲池中有千叶重萼白莲,芳色异常,池旁一株白玉兰树斜伸入池,与莲叶相映成趣。池后有救虎阁,传说高僧彦称深夜在此坐禅,闻阁下虎吼,见一虎中箭,乃拔箭裹伤放之,后来老虎来阁向僧致谢。再东面是米碑亭,内有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唐代诗人常建的名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磐音。”米芾书碑时,对原诗作了改动,使诗与宋代兴福寺景点更贴切。米碑旁园内两株桂花飘香,一丛芭蕉阴绿。碑后有竹香书屋,推窗但见青竹成海,竹香扑鼻。书屋东有空心潭,清澈可以烹茗、潭中桥作九曲,周围黄石堆砌如峭壁,潭边空心亭飞檐凌空,亭北一株金钱松高大劲拔。空心潭北的葫芦潭中,曾产一种别处所无的无尾螺,还曾有绿毛龟。
  中轴线西有华严讲堂旧址和回廊曲径通幽处。从西北弥勒洞旁上山顶日照亭,亭周老松繁茂,怪石嵯峨,可俯视江南园林式的兴福寺全景。山上有一排式样各异的墓塔,其中有高僧月霞法师的墓塔。

  兴福寺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禅堂等,还有崇教兴福寺塔、华严塔、观音楼、救虎阁、空心亭、四高僧墓、伴竹阁、饱绿轩等建筑。这些建筑全部修缮一新,富丽堂皇。寺内古木参天,林荫夹道,还有一棵高达十几丈的高朝桂树,树冠像顶大伞,金秋时节,桂花满枝,郁香醉人。
  兴福寺内有著名的兴福寺塔,据记载,此塔兴建于南宋建炎四年,后因筹建僧人去世而末能竣工。至咸淳年间,才将塔原构拆去,重建九层塔。此时塔侧有崇教兴福寺,塔遂属于寺。寺已几经兴废,唯塔存至今。因塔平面为方形,故有“方塔”之称,寺一度也随塔名称“方塔寺”。塔自创建以来,历经沧桑,仅明清二代就经历地震达十八次以上,曾遭雷击、兵燹等不下数十次,除塔顶有些斜欹外,匀安然无恙,这显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塔为四方九层,砖身木檐楼阁形式,总高69.14米,底层原有木构外廊,现仅存石础与台座;塔身每边宽5.25米,原四面辟券门,清乾隆年间重修塔时置石碑,遂将北门堵封。其他各层皆四面开门,门两侧隐出直棂穿,转角置半圆角柱,柱间阁枋子、斗拱承挑出檐,再荷上面的平座,座周绕有几何纹样的栏杆,每面分三扇间立“擎檐柱”,直支檐下,层顶覆盔形,顶中套金属覆钵和相轮七重等刹件。塔外轮廊为柔和的抛物线,翼角荣绕,造型清秀。塔室底层作八边形,与二层间做有隔层,一层正中有“宫井”与底层联通,原供四面千手观音立像,现已废。井口暂作天花隔封,自二层起,室平面改为方形,每层置有木扶梯,可登顶层。

  今天的兴福寺已成为佛教徒礼拜的圣地和国内外游客青睐的名胜古迹。也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来这走走哦!!

Me的能力秀网址:http://wm23.cn/ycchange
Me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yc9249
Me的新浪地址:http://weibo.com/yc9249
Me的梧桐子地址:http://www.wutongzi.com/uc/38855088.html

yc霸气(2015-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