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大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推动渔业转型升级
素有“海上牧场”之称的饶平,把发展现代渔业作为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重要举措,着力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取得较好成效。2012年,全县渔业经济总产值22.4亿元,比增7.3%,占农业产值的42%;水产品总量16.9万吨,比增3.2%;渔民人均纯收入8805元,高出农民1972元。
培育深水网箱养殖产业,走渔业转型升级之路。该县以工业园区理念谋划,编制出台《饶平县深水网箱养殖规划》,以金航深海网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采用“公司 基地 渔户”生产模式,建设深水网箱产业园区,推动传统网箱转型升级,促进深水网箱养殖向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有效带动渔民转产转业,拓宽增收渠道。经过近5年发展,网箱养殖实现三个根本转变:从无到有,深水网箱从零发展到76组304个,养殖面积达1092.6亩,年产优质鱼1440多吨,产值5900多万元;从浅到深,海水养殖不断向深水转移,有效拓展发展空间;从多到少,传统网箱从11万个减到7万多个,全县网箱养殖产量反而实现连年持续增长。
着力推动标准化生产,走健康养殖之路。该县率先在全省组织制订《深水网箱养殖技术规范》、《无公害深水网箱养殖操作规程》(被省核准为农业地方标准)。积极与中国水产科学院开展“海湾健康养殖示范县”共建活动,促进网箱养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建成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无公害生产基地14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个。积极推进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柘林湾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先后被授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省深水网箱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供港深水网箱养殖基地、省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基地养殖的产品被评为中国水产名牌产品,并获得绿色食品A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注册登记证书,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
完善养殖产业链,走提质增效之路。该县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掌握高档鱼类深海养殖、加工技术,促进加工流通,提高渔业综合效益。实施水产良种工程,调整品种结构,选择经济价值高、效益好、活鱼出口量大的金鲳鱼、■鱼、■鱼作为主导养殖品种。2012年,全县■鱼实现产量6.2万吨、产值2.5亿元。实施水产品品牌战略,设计金鲳鱼产地标识,对每条成品鱼进行“身份”管理,打造柘林湾金鲳鱼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2012年,全县活鱼出口量5133万吨,出口金额3922万美元,分别比增41.4%和54.8%。
培育发展渔业社会组织,走规范化发展之路。该县把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渔业社会组织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探索渔业社会组织管理新模式,成立全省首个县级水产协会,进一步促进渔业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提高渔业产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调节能力。目前,全县已注册登记渔业专业合作社60多家,比2011年增加15家,有效地带动渔民增产增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