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民族中学建于1982年,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本县的六乡三镇,全校共有832名学生。玉树地震发生时,由于值班老师组织有序,九百余名在校师生没有一人伤亡。除教学楼、综合楼严重受损外,女生、单身教师住宿的大楼和6排男生宿舍(平房)倒塌。地震发生后,县委、县政府迅速调来一些预备帐篷,安置留校学生。经过各级政府和救援人员的数天努力,于4月17日搭建了24顶帐篷,供学生上
主教学楼主教学楼
课。而且社会捐赠的100张双人课桌、200张椅子于前日下午送达学校,解决了学校复课的燃眉之急。18日,得知学校可以重新上课的消息后,有七十多名学生从乡镇赶到学校上课。 1992年7月,陈光明因工作需要来到玉树州民族师范学校任教务科长。上任之后陈光明组织学科带头人编写了《玉树州民族师范学校各科教学大纲》,把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课时、考核标准与要求等以文件形式确定下来,并严格落实;强化了学生学籍管理制度。这两条措施的推出,整肃了教学风气,提升了教学质量。陈光明是一个不能离开讲台的人,不管他担任什么职务,只要在学校里,他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教师,陈光明教的是《语文基础知识》,也是他教过的课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门学科。他自己汉语拼音方案在大学里学得不是太好,可能主要是受了母语的影响,但现在要教学生,他决然不能去糊弄人家,唯有恶补所欠。于是他就边学边教,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在教务科办公室里,他和另两个老师都是教语文的,为某一个发音,三个人常常相互争论到面红耳赤的地步。
2001年,玉树州民族师范学校、玉树州民族卫生学校、玉树州民族职业学校三校合并为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陈光明担任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他抓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全面兼顾学校方方面面的事情,摊子大了,但管理的标准不能降低,要使大专、中职、培训等部门的教育教学质量都有进一步的提高。有时,他也感到身心疲惫,但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激励他振作起来,迎着高原的晨曦投入新一天的工作。患糖尿病后,对他不失为一次不小的打击,自己正年富力强,正是为国家、为民族、为学校出大力气、做贡献的时候,却得了病,心里很着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