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梅是凯里的名人。这个名人不只是因为她今年当选了党的十六大代表,不只是因为她最近几年获得了许多荣誉,而是她实实在在是群众的身边人、好朋友,一个在凯里市洗马河片区人人皆知、个个夸赞的管段民警。
清早7点刚过,杨晓梅已经到所里,准备下段了。杨晓梅一个星期总有四五天是泡在段上的。虽然她已升为派出所副所长,连续被评为全省、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可她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民警。
上午,我随她来到了洗马河派出所第二警务区办公室。这个警务区办公室是1997年杨晓梅提出建立的。成立警务区后,责任区内的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刑事发案从2000年的9起,下降到2001年的6起,今年未发生一起抢劫、盗窃、丢包诈骗案件。群众普遍有了安全感。
中午,我们走到洗马河散居户住地,来到农民老潘家。
和老潘的闲聊让我更深地了解了杨晓梅。老潘是流着泪跟我说起杨晓梅的:“杨晓梅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哪!你看这房子、这电视、这些家具,都是她送的。只有这三条板凳是我们自己的。”
“说起来话可长了。”老潘激动地告诉我:“十多年前,我家住的是楼下现在喂猪的那几间屋子,吃不得吃,穿不得穿。可那天,还把个3岁的女儿走丢了。我急得要疯了,有人劝我到派出所看看。到了派出所,我壮着胆子问人家捡到了一个孩子没有。民警挺和气地告诉我杨晓梅捡到了一个,在厨房喂饭呢。我到厨房看,有个小女孩穿得干干净净,不像我女儿,就出来了。在外面转了一圈,又到厨房去,看了又看,还是不像,别人也不理我,我就又走出来,刚到门口,那小女孩叫了声爸爸!我这才相信她是我女儿,洗得干干净净,换了新衣服,我都认不出了。从那以后,杨晓梅就开始帮助我们家,隔三差五的她还借着在我这吃饭,买些鱼肉什么的,我知道她的心,是怕我们平时舍不得吃。我儿子当兵退伍回来,杨晓梅又帮着跑工作,现在凯里鱼洞监狱上班。你说,我对她的感激用语言怎么表达得出来?”
下午在杨晓梅的辖区,我又听到了她的一个故事:1994年6月的一天,身患风湿,双腿已残的84岁孤寡老人王伯妈拄着两根拐杖沿街讨钱,恰巧碰上杨晓梅,杨晓梅急忙拦住问她为什么出来讨饭。老人家有苦难言,泪水直往下掉。杨晓梅立刻掏出50元钱给她,王伯妈死活不肯接,杨晓梅硬塞了给她。又在小店里买了10多包方便面和香肠追上去给老人。她从此就主动担负起照管老人的义务,不时送些钱,过年过节还提肉、买蛋和送面条看望。杨晓梅还把王伯妈的困难向派出所领导反映,经领导协调,有关部门提高了对王伯妈的生活补助费,煤建公司每月还免费送100个蜂窝煤供她烧水做饭。现在的王伯妈晚年生活有了着落,逢人就夸杨晓梅。
直到夜色已经笼罩了凯里城,工作了一天的杨晓梅才回到家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