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庙会是广东省汉族传统民俗文化,广州市越秀区在传统元宵节期间,即农历正月十五(2月17日)至廿一(2月23日)举办的传统庙会。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广府庙会,幸福相约”,是一项广府文化嘉年华活动。为期7天的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10个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主办方希望通过庙会的方式,打造独特的广府民俗文化特色活动品牌,增强广府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年节气氛,让老百姓了解广府文化,相约幸福广州。该广府庙会、广府文化、广府民系、广府话(粤语)是广东民系的分类,与河北省广府城、广府古城无任何关系。
首届“广府庙会”精彩不断,以城隍庙忠佑广场、中山四路(文德路口至北京路口)、府学西街、北京路、惠福东路美食街、大佛寺、五仙观为支点,每天都有专场民俗文化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制作展示、传统小商品展销、传统美食展销等活动,推荐广府本土文化。而为了能够让老百姓们充分感受到”吃、喝、玩、乐、游、购、娱”尽在其中的嘉年华活动,广州市越秀区特将本届广府庙会周期拉长至一周的时间,在此期间,市民游客不仅可以看到踩高跷、扭秧歌、捏糖人、抬神像等北方庙会项,而且包括川剧变脸、杂技、魔术、硬气功等中华绝活,白眉拳、蔡李佛拳、咏春拳等武林大会表演,广式红木宫灯、佛山彩灯、南海乐安花灯、潮州花灯等元宵灯会,以及民间木偶、人偶、五华提线木偶、高州单人木偶等优秀作品展演,都一一上演。在启动仪式上,主办方还通过揭开6叶风车花瓣的形式,推介了首届“广府庙会”的6大景点:城隍庙、府学西街、北京路、惠福东路美食街、五仙观、大佛寺。
此次庙会的内容以广府文化为主,开幕式于正月十五上午在城隍庙前忠佑广场举行,闭幕式于正月二十一下午在五仙观举行。其间五仙观有富有广府文化特色的元宵灯会,周六有民俗文化巡游,每天有专场民俗文化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制作展示,传统小商品展销。此外,潮汕英歌舞、中华绝活荟萃、手工捏面人等一些非广府文化的展示也将前来“赠兴”。而民俗文化巡游最具吸引力,因为城隍庙的城隍爷也将被“请出”加入到巡游队伍中,共同为羊城祈福。其他巡游展示项目包括舞狮、岭南英歌、广府华彩、腰鼓、舞龙等。除了看、逛、玩,参加庙会又怎么少得了吃?中山四路南越王宫博物馆路段的一排骑楼街在广府庙会期间临时变身“手信一条街”。不仅有广州本地特色的老字号,如莲香楼,也不乏具有外地风味的干果食品,还有不少来自阳江、化州等地的土特产,均以手信类为主。令人稍感遗憾的是,一些极具岭南风味的汤水类小吃,如各式糖水,均不设摊销售。
从元宵节开始一连七天,首届“广府庙会”,一连串传统节日庆典、传统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展示、商贸、旅游、美食等活动轮番上演,填补了广州地区没有庙会、正月十五又没有特色节庆文化活动的空白,越秀区政府计划将活动逐年办下去。
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是广府民系的文化。所谓广府民系,即广州府民系,简称广府民系,或者粤海民系,并非只是指广州,而是通常指的是使用粤语方言地区的汉族族群。按照这一说法,广府人的分布地域相当广大。有学者认为:“广府人是华南汉族的主要族群之一。广府人分布在粤中、粤西南、粤北,以及桂东南一带,人口约有5100万,其中广东约有3800万,广西约有1300万。”(此统计数字应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数字
活动表
时间 地点 内容 备注
2月17日 城隍庙忠佑广场 启动仪式
上午10:00时
2月18日 城隍庙忠佑广场 木偶荟萃 民间木偶、人偶、五华提线 木偶、高州单人木偶等优秀作品展演。
下午3:00~4:30时
2月19日上午 忠佑广场、文德路、文明路、北京路、中山四路 民俗文化巡游 包括:舞狮、城隍队、岭南英歌、广府华彩、腰鼓队、舞龙等。
2月20日 城隍庙忠佑广场 广府华彩 传统粤剧演出;广东音乐曲艺演奏;非遗手工艺展示。
下午3:00~4:30时
2月21日 城隍庙忠佑广场 中华绝活 川剧变脸、杂技、魔术、硬气功、杂耍等表演。
下午3:00~4:30时
2月22日 城隍庙忠佑广场 武林大会 醒狮表演:步步高、双狮贺新春等。武术表演:白眉拳、蔡李佛拳、咏春拳等拳术,对练、长短兵器(单头棍、大关刀等)等表演。
下午3:00~4:30时
2月17~23日 五仙观 元宵灯会 展示广式红木宫灯、佛山彩灯、南海乐安花灯、潮州花灯等。
2月23日 五仙观广场 闭幕仪式
下午3:00时
2月17~23日 大佛寺 盛世禅韵 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文艺联欢会、新春雅集古琴交流会、佛教书画展。
2月17~23日 六榕寺 新春灯谜会 举办猜灯谜活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