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是中国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因位于渭河南岸得名,西距陕西省省会西安市约60公里,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最东端,处于关中平原最宽阔的地带,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 东大门”。历来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
概述
渭南市地势渭南市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其中铁路以北为平原区,以南为黄土台塬。中部渭河 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渭南市下辖:1个市辖区(临渭区)、2个县级市(韩城市、华阴市)、8个县(华县、潼关、大荔、澄城、白水、合阳、富平、蒲城),196个乡镇/办事处,3221个行政村,总人口556万人(至2010年末),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11个县、市、区地名构成一幅对联:三城关大水,二华平渭河(韩城、澄城、蒲城、潼关、大荔、白水、华阴、华县、富平、临渭区、合阳)。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渭南市临渭区杜桥街道办事处东风街83号,邮政编码:714000,电话区号:0913,行政区划代码610500 。 渭南市地处陕西省东部,属秦豫晋三角经济合作区、关天经济区重要城市,陇海铁路、包西铁路、侯西铁路、西合铁路、大西客专、郑西客专、连霍高速沿线,东濒黄河,西临西安,南倚秦岭,北接延安,渭水横贯其中,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现已成为陕西省和国家生产布局中初具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和能源重化工基地
地理位置
渭南市位于东经108°50′-110°38′和北纬34°13′-35°52′之间,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 ,东西宽149.7公里,总面积约13134平方千米,人口556万。
自然气候 折叠 编辑本段
气候条件
渭南市地处大陆腹地,距离海洋有800多公里。全市降水大陆度为48.4%,温度大陆度61.6%,气候温和,降水适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温回升快,秋季多霖雨。渭南市年平均气温11.5°C-13.6°C,大于0°C以上积温4250°C-5023°C,大于10°C以上积温3781°C-4509°C。年平均降水量508.0-608.9毫米,湿润指数0.51-0.72,光照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平均2001小时-2528小时,日照百分率46%-57%。
自然资源
多样的地质结构和丰富的矿藏资源为渭南发展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全市已探明的矿藏有30多种,其中储量大、易开采的有20多种。煤、钼、金、石为优势矿种。全市煤炭地质储量225.84亿吨,已探明储量50.33亿吨,年产量1100万吨。钼矿已探明储量为10.69万吨,居全国第二位,金堆城钼业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钼精粉生产基地。黄金储量丰富,产量居陕西第一位、全国第三位。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30多种,其中储量大、易开采的20多种。煤、钼、金、石为优势矿种。素有“黑腰带”之称的渭北煤田绵延200千米,年产煤炭千万吨以上,开发利用枧模居全省之首;钼矿已探明储量1,000,115金属吨,居全国第二位;金矿石探明储量21.7万金属吨,占全省48.4%;地热水和医饮兼用矿泉水资源丰富,其中大荔矿泉水日出水5.6万吨,被誉为“中国之冠,世界罕见”。
渭南市地处秦岭地槽与鄂尔多斯地台结合部,矿产资源丰富,四大类矿产资源均有发育。在空间上呈现“南有色,北能源,中地热、建材”的带状分布格局。北部为陕甘宁盆缘区,以煤、沉积型非金属矿产为主,有少量金属矿产与沉积变质型矿产。煤、水泥灰岩、沉积型铁矿、铝土矿等矿产全产于北部区。中部为汾渭地堑区,赋存有储量极其丰富的砖瓦粘土矿产、优质矿泉水、地热资源和少量的盐矿。南部为豫西断隆,主要是一多金属矿带,如大型钼矿、铀铌铅矿和大面积出露的小秦岭金矿田等,其次是非金属建筑材料,大理石、蛭石和石墨等赋存其中,还有华山花岗岩及老牛山花岗岩建筑板材、石材等。渭南市矿产埋藏浅,伴生、共生矿产多。
截至2002年底,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共51种。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8种,稀有、稀散、稀土元素8种,非金属矿产31种,矿产地238处。已探明并列入储量表的矿产38种,产地221处。钼、铅、铜、铌、硒5个矿种储量居陕西省第1位,其中钼居全国前3位;铁、铝土矿、铼储量居陕西省第2位;金矿储量居陕西省第3位;煤、大理石和石墨储量居陕西省第4位。
煤层气分布在澄合、韩城矿区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预测韩城矿区煤层气资源总量2080.27亿立方米,预测可开采储量为1907.66亿立方米,经煤层气钻孔证实,该区煤层气资源有良好的前景。
非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主要是耐火粘土和熔剂白云岩等。耐火粘土:有中型矿产地1处,为澄城县三眼桥矿区;矿点1处。截至2002年底,保有资源储量339.5万吨。熔剂白云岩:中型矿1处,为韩城市阳山庄熔剂白云岩矿区;矿点1处,为蒲城尧山白云岩矿。
化工原料矿产共有5种,分别是硫铁、磷、盐、泥炭、腐植酸煤,产地15处,仅有硫和腐植酸煤有探明储量。硫铁矿:分单一硫矿和伴生硫矿。单一硫矿主要分布在澄城县、蒲城县,有小型矿床1处和矿点1处。截至2002年底,澄城县三眼桥硫矿黄铁矿资源储量134万吨矿石,停采。伴生硫矿有3处,截至2002年底,保有资源储量2206.1万吨硫,金堆城钼矿中伴生硫矿占2204.1万吨硫。磷矿:矿点1处,为潼关县玉石峪磷矿点,含矿层西起潼关李家村乡的玉石峪,向东经桐峪,延至河南境内。另外,韩城市阳山庄铁矿中的磷灰石亦可综合利用。盐矿:矿点4处,主要分布在富平、蒲城、大荔,以富平卤泊滩为主。泥炭:矿点2处,分布于渭南市城区南约13公里~15公里处。临渭区奓寺、严琛坡一带泥炭矿资源远景储量为681.72万吨,另外还有临渭区大王乡泥炭矿。腐植酸煤:矿点2处,蒲城县蔡邓腐植酸煤矿探明储量211万吨,地质工作程度低。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有20余种,探明储量的主要有水泥用灰岩、饰面用大理岩、石料片麻岩等。另外还有花岗岩、蛭石、石墨、硅石、高岭土等。水泥用灰岩:矿区9处,截至2002年底,资源储量5394万吨,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的韩城、蒲城、白水、富平一带。饰面用大理岩:在富平、华县、潼关有分布,富平县老庙兰山大理石矿属中型矿床。潼关—华县一带太华群中的大理岩易于露天开采,远景较好。截至2002年底,保有资源储量533万立方米。
水气矿产:地下水补给量为每年15.08亿立方米,渭河平原和渭北一级黄土台塬是可采资源集中分布区。全市有11个探明工业用大型水源地,可采地下水量达每天104万立方米。
矿泉水在区内广泛分布,主要为奥陶系碳酸盐裂隙岩溶水、第四系地层潜水承压水、二叠系砂页岩和花岗岩基岩区的孔隙裂隙水。富硒是渭南市矿泉水的主要特征。
生物资源
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历来是陕西省最优的农业生态区。野生动物300多种,受国家保护的丹顶鹤、黑鹳、青羊、大天鹅等23种珍禽珍兽驰名全国。人工饲养的畜禽20多种,其中秦川牛、关中驴、奶山羊等量大质优。
渭南市生态条件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植被区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林木区系成分主要为华北和西北的温性、寒性树种。全市有野生维管植物190多科800多属2500种。栽培植物150种,其中粮食作物17种,经济作物7种,蔬菜作物39种。中药材215科931种。野生动物360种。家畜家禽48种。农业昆虫12目109科1800余种。各种微生物125种。乔灌木61科147属389种。藤木植物主要有柴藤、葛藤等。草木植物繁多,野生果树17种22个品种。人工栽培干鲜果树20种226个品种。四旁绿化树种20多种。观赏植物50科120属400种1000多个品种。据统计,全市具有价值较高或有发展前途的植物631种。这里所选录的种类,仅以现阶段利用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为主;对少数价值高的特种经济作物和一般栽培作物而有新用途者也适当选入;同时,也收录了一部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种类。[1]
能源资源
原煤地质储量255亿吨,已探明储量50.3亿吨,素 以“渭北黑腰带”闻名全国;钼矿已探明储量150万金属吨,居全国第二位,年产钼精粉1.5 万吨,约占全国产量一半,是亚洲最大的钼精粉生产基地;黄金储量丰厚,产量占全省一半 以上,居全国第三;石灰石已探明储量1.08亿吨,大理石228.3万吨;分 布在9县(市、区)的地热水和医饮兼用矿泉水源多量大,其中大荔矿泉水日出水6万吨,富含 多种人体所需元素,被誉为“中国之最”。
水资源
主要有渭河、千河,漆水河,石头河等,均属黄河水系。除黄、渭、洛三大过境河流外,还有发源于秦岭的沋河、赤水河、罗夫河、潼河等及发源于北部山区的滹水河、白水河、盘河、芝水河、孔走河、大峪河等[2]。
全市水资源总量20.06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4.4%。其中分布于黄龙山区0.74亿立方米,渭北高塬沟壑区2.55亿立方米,渭北台塬区4.57亿立方米,渭河平原区6.63亿立方米,渭河南塬区1.32亿立方米,秦岭山区4.25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有林地面积26.32万公顷,林木蓄积量84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5.9%。天然草场14.8万公顷。耕地面积54.61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4.4万公顷。
旅游景区
悠久的华山历史、灿若星汉的文化与壮丽的山川河流交相辉映,风景名胜荟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傲居五岳之首,进出道路畅通,高空索道飞架,是驰名中外的融休闲、度假、娱乐、游览于一体的旅游胜地;集山河川塬自然景观与元明古建人文景观之大成的黄河龙门旅游景区,有 “北国小三峡”之称;闻名全国的洽川风景名胜区,有160多平方公里的河滩湿地,有丹顶 鹤、黑鹳、天鹅、鸳鸯、灰鹤等11种国家一、二类珍稀鸟,成群繁衍栖息,被国家科委列为珍稀鸟类重点保护区。还有处女泉、瀵泉、福山翠柏以及现代宏伟的抽黄一、二级站等,是沐浴、疗养、钓鱼和旅游的好地方。
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的山川河流,使渭南的旅游资源斑斓多姿,得天独厚。著名的西岳——华山风景区誉满中外,奇险峻秀居五岳之首,目前进出道路畅通,高空索道已经建成,初步成为融休养、度假、娱乐、游览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韩城,琉金映彩的古建筑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游客可瞻仰、谒拜司马迁祠墓,欣赏元代建筑“禹王庙”,观赏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元、明古建筑群和被誉为“东方民居村寨活化石”的党家村。宏大的渭北帝王陵墓群,特别是全国重点文物---唐睿宗桥陵、唐玄宗泰陵,令游客为修复了的盛唐石雕慨叹不已,引发思古之幽情,激起振兴中华之豪情;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大唐代国长公主碑》和《华山碑》、《苏孝慈墓志》,《大唐故金仙长公主志石之铭》、《高力士碑》、《义门王氏先茔碑》、《蒲城王氏祠堂碑铭》等,都是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为保护、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