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养蚕”、“后稷稼穑”、“舜耕历山”等与农业有关的传说均发生在运城。四、五千年以前,河东先民已掌握了种植高粱的技术,开中国高粱栽培之先河。三千多年前,已有劳动人民在黄河、汾河谷地建立了农业据点。新中国成立后,运城一直是重要的麦棉基地。辖区13个县市中的11个被列为山西省商品粮基地县,六个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两个被列为国家商品棉基地县,运城被称为“山西的乌克兰”。运城的农业形成了果、畜、菜、粮、棉五大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32家,其中,粟海、忠民、新绛蔬菜产业集团等企业跨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运城久负盛名的十大特色农产品:冬小麦、棉花、苹果、板枣、王过酥梨、绛县山楂、蒲州柿子、临晋酱玉瓜、万荣大黄牛、黄河鲤鱼。[32-33] 运城市2013年农作物种植面积801.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686.4千公顷,增长2.9%;棉花种植面积21.4千公顷,下降35.2%;油料种植面积11.2千公顷,增长2.6%;蔬菜种植面积57.6千公顷,增长0.5%;果园面积158.8千公顷,增长7.2%。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36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282.8亿元,增长3.9%;林业产值5.3亿元,增长15.7%;牧业产值51.7亿元,增长5.8%;渔业产值2.4亿元,增长1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9亿元,增长5.5%。[8] 2014年,运城市粮食播种面积990.4万亩,粮食总产量31.6亿公斤,比2013年增长1.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394.8亿元,比2013年增长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