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元勋——罗瑞卿

家乡区县: 南充市顺庆区

罗瑞卿(1906年5月31日-1978年8月3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1906年5月31日生于四川省南充县舞凤乡清泉坝。1924年在张澜创办的南充中学读书时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考入在武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参加过军校讨伐夏斗寅的战斗。7月15日军校被改编为张发奎部队的教导团。8月2日,张发奎在九江将教导团缴械。他离队回武汉寻找中共党的组织。患伤寒因无钱被医院推出门外,经历了第一次大难不死[1]。

1928年10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被派往闽西,组建和训练游击队,任闽西红军第五十九团参谋长,率部配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开辟闽西苏区。6月,随部队编入红四军,任支队党代表。年底参加中共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古田会议)。会后任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与政委罗荣桓积极贯彻古田会议精神,加强政治工作建设,使部队获得很大进步。1930年6月,任二纵队(后改为十一师)政委。1931年5月,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中头部负重伤,并发大叶性肺炎,经历了第二次大难不死。

1932年3月任第四军政委,率部参加漳州战役,进驻海边的石码。6月任第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曾与参谋长徐彦刚率七师、九师作为一军团的右翼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中的登仙桥伏击战。1933年8月,获二等红星奖章。长征中曾任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到达陕北后任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

1977年复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协助邓小平领导军队的整顿,积极参加和领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条件。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78年7月出国治腿,8月3日不幸逝世。

不负我心(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