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泥侯家诗 洪水史家文
清朝到民国,黔西文化发达而闻名于世的有两大家族。即白坭田侯氏和洪水史氏,侯史两族世为婚姻,获功名者多为姻戚,当时私熟教育者把两姓的文人作品收集整理拿来教学,这就是“侯家诗、史家文”的来历。
侯氏于康熙时由已卯科举人、知县侯青迁居,历来重视文化,开办“上谷堂”侯氏私熟,教育子弟,到 清末停科举就有四十多人获得功名,其中岁进士、举人、贡生、秀才四十多人。这些人能写诗作文,出名的有侯光职、侯光昭、侯敦化、侯敦本、侯廷珏、侯仲章、侯赓言等人。并有诗传世,所著诗格律严谨,豪迈奔放,大多毁于文革时期,现仅少量遗世存入族谱。
史氏于清初定居洪水,重视文化教育,到停科举时有四十八人获得功名,举人,贡生,秀才不少,诗文著名者有史狄州、史守琦、史守珍、史守潘、史秋萍等人,史守琦还参修黔西州续志,所作传记如侯述堂传为黔西第一文章,因此称为史家文,后附有侯述堂传(摘自黔西州志)。
侯敦本,号心泉,清末秀才,黔西州团务总理,诰封奉政大夫。有诗入选《黔西历代诗选》。有南乡宁感事诗:五载风平两鬓霜,废兴事迹细推祥。愧无善政称三异,喜有弦歌动四乡。有克复州城有感诗:甲子州城数遭殃,奇谋克复心始畅。善后抚民勤为政,复我名邦运筹忙。
侯廷珏,号试之。光绪已卯科举人,官知事。有到北京应试作诗一集,遗诗存入家谱。其一:《别家》烂沟一别路湾湾,山外鸡声跋涉难。绿柳黄花仓有鱼,鸭池水响近无栏。其二:《过鸭池河》一轮浩月挂长空,雪照澄潭夜不风。此际推逢惊喜绝,无边金碧晃江中。其三:《铜仁即景》林深竹茂是谁家,五里州边雁字斜。陡觉云容连白面,顿看水碧失黄瓜。寒流夜涨波逾阔,积月霄明日倍华。指点铜仁江汇处,一湾扬柳路三叉。其四:《过老五冲(滩)》风清云淡夕阳残,秋气侵人水气寒。舫雀频来名士侣,鲸声吼下老王滩。山如虎齿峰峰出,路匪羊肠步步难。且喜片船飞渡稳,月钩一曲照江干。其五:《过江口渔舟》江头万树霎时收,荡浆如飞去上游。雨细风斜都不管,满身蓑笠岩清流。其六:《至沅洲即景》旅夜清无床,鸡呜早束装。光阴随处好,道路逐人忙。乍拥鳌晴旭,犹馀马足霜。日烘沧海赤,风定片云横。缓缓庚邮接,迢迢甲浦长。澜江烟淡沱,竹堡影苍茫。澧水从西走,鄂风自北凉。三贤碑尚在,临眺几彷徨。
史守琦,光绪丁酉科举人,长于文章,曾主讲狮山书院,参修光绪《黔西州志》,曾撰写了一篇名文《侯光职传》,传遍水西,也因此获得“史家文”的称号。《黔西州志》载“皇清诰授奉政大夫侯公光职传”:
公讳光职,号述堂,邑之南乡人也,世居松林,嘉庆丙子登贤书大挑一等,分发粤西,历任陆川、柳城、郁林诸州县,所至卓有政声。官游十余年,不携眷属,尝言勿使子弟染公门气习,其教子义方可知矣!宜人在家诞师教二子读,长名元杰,号松阶,次名元斌,号二允,均食廪饩。正值强仕之年即解组,有为之留行者,公以不乐恋栈为辞。归田后,出所余廉俸分给六亲,几于父族足衣,母族足食。所居处周围筑砦为坚壁计,人有笑其过虑者,及公殁不数年,发匪起自广西,众始服有先见之明。
后,咸丰四年,本地缘匪勾结遵邑杨逆作乱,围城四十余日,协从者甚众,附近居民赖此院墙获免。迄同治壬戌,发匪由金陵败窜至平远,欲袭定郡,直逼六归河岸。松阶、二允亲率团众数百,隔河安设大炮数十位,对面轰击,贼不敢进,救活难民无数。然当其实,贼从突如其来,流民亦赤手而遁,男妇老幼避入砦内二三千数,嗷嗷待弊。松阶昆仲命人日煮米四五石,分食众人,十余日不倦。及贼退,有酬谢者,概辞不受。并恐以后有事,一院不能住札,又于院侧添筑新院,唇齿相顾。
至同治三年冬,号匪陷州城,苗匪陷府城,逃至松林者甚众,均给食三日,分札两院,无钱者编竹以居,并送米粮,有欲他适者,助以路费。继此,瘟疫大作,松阶素精岐黄,命人赴川购数百金药材,日于两院周流诊治,不取分文。救活无算。
时,州境屯洞被贼破者十之八九,惟此院独存。经此大乱之秋,设院以卫人,出粟以济人,施药以活人,公之贤嗣皆能继公之志,积功,累仁,明德,之后莫与京矣。公生平善行义举,指不胜屈,性轩爽,好朴实,毫无富贵气。二允以功保县今,不乐官。有司曾任古州广文,未几亦告归,松阶先殁,里党思慕不置云。
民国时期的史秋萍是晚清秀才,史秋萍与丁杨斌、王彬禄等建菊花诗社,着有《菊花诗抄》传于世。他还在白泥田与侯庚言、丁扬斌联吟唱和,传遍水西。其作诗文通俗易懂,有许多名篇传世,较为人们喜爱的当属《渡人舟》、《醉美人》等。相传史秋萍在沙窝铧口寨设帐,因大雨,寨前溪水陡涨,有少妇因急事须过河,遂请一男生背过河,因以赋诗:《渡人舟》:红粉佳人阻碧流,小生权作渡人舟;先将玉手挽纤手,后把龙头扶凤头;三寸金莲浮水面,十分春色漫江流;轻轻放在河堤上,默默无言各自羞。
还有一首也很有趣味:《醉美人》:香闺九月解称觞,扶个丫环倚玉床;秋色浑如春色好,篱边竞逗寿归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