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名夷吾,字仲,谥号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
早年家贫,于南阳经商与齐国鲍叔牙为友。齐襄公时,与召忽共辅公子纠奔鲁,后齐国内乱,国君被杀,协公
子纠回国与小白争位,失败。后由鲍叔牙推荐,小白爱其才,任为国相,赐三归台,富比王侯。
初为相,即任命五位大臣,推行改革。政治上“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在都城内编工商为六乡,士为
十五乡,分别为三,由齐相公、国子、高子统辖。城郊,按邑、卒、乡、县、属编制,设官控制。军事上,“作内
政而寄军令”,寓兵于民,扩大兵源。经济上,改井田之弊,“相地而衰征”,发展农业,增加财赋收入,又即山
铸钱,煮海为盐,设“轻重”、“九府”以通财货,收到富国强兵的效果。
他辅佐齐桓公40年,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征伐诸侯,打败北狄,捍卫中原各国,带头拥戴早已衰微的周天
子,取得各国拥护,从而号令诸侯,没有敢不服从者,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曾对其弟子说,“桓公九合
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其墓在今临淄区牛山北,其言论见《国语·齐语》等。现存《管子》76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