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州

家乡区县: 广州市海珠区

广州是一座有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这里曾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又是国民政府初创时期的政治舞台。现在的广州是中国沿海主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有较强辐射力、吸引力的经济中心城市,是南方最繁华的商埠和我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广州已经成为世界级枢纽城市。

地理状况

  广州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南北最大纵距215公里,辖区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43.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66平方公里。现辖8区,代管花都、从化、增城、番禹4市。总人口656.0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95.7万人。境内有高山、丘陵、台地、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处为天堂顶,海拔1210米,最低处为珠江岸市区,海拔仅5米。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历史沿革

   秦始皇33年,秦统一岭南,设南海郡,郡治番禹(今广州)。三国东吴226年,孙权建立交、广二州,合浦以南为交州,以北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起。南北朝时期,广州辖南海等18郡。唐时广州为岭南道治所。五代后在广州建立大越国,国号为汉,历时55年。宋代设广南东路,路治广州。明代设广州府。清代设广东省,省、府治均在今广州。1918年广州设市政公所。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1925年7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广州。1938年沦陷,1945年光复。1949年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任市长。   

                                          名城保护与发展规划

   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中,确定了广州名城保护基本思路:保护白云山山脉、珠江水域,强调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的关系;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景点,强调城市建设与人文景观的关系;保护传统轴线、城市格局,强调城市扩展与核心结构的关系;保护特色地段、传统区域,强调城市改造与地方特色的关系。确定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模式,即城市空间环境保护规划模式,城市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模式,城市历史文物古迹、近代革命史迹保护模式和城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规划模式。其中城市空间环境保护规划模式特别强调广州旧城与自然山水的依托关系,保护由南湖乐园经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至越秀公园的白云山脉,通过越秀山峰上的中山纪念碑将南北走势的白云山脉与旧城传统轴线连为一体;城市传统轴线南端的海珠广场作为珠江两岸风景河段保护控制取得核心景点地位,城市传统轴线东西两侧规划由解放路高架步行区和北京路商业步行区共同构成广州旧城空间结构的核心。珠江两岸风景河段分别规划有西关大屋--荔湾风情保护控制区和新河浦独立宅院--东湖秀色保护控制区域与珠江两岸风景河段呼应关联,强调广州城市格局的城市传统轴线经海珠广场沿江南大道向南延伸,以及天河新城区中轴线的形成,体现了广州城市格局保护与发展的统一性。广州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是: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那个谁谁(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