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翠华山
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为2001年3月国土资源部首批的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而且是全国第一批建成揭碑的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公园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国语》记载:"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史记》等也有此记载。据推测,翠华山山崩地震诱发形成,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为《国语》,其它关中地震对翠华山山崩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翠华山山崩总面积5.2平方公里,倒石量达3亿立方米,目前初步开发1.5平方公里,分布在水湫池、甘湫池、大坪三处,主要由残峰断崖、崩塌石海、堰塞湖三大部分组成。
残峰断崖主要指玉案峰、甘湫峰、翠华峰及形成的山崩临空面。三峰鼎立,负势竞上,突兀险俊,直冲云霄。"南望终南如翠屏环列,芙蓉万仞直插青冥。"(清·陕西巡抚给乾隆奏章)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唐·王维《终南山》)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牛背梁国家羚牛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也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和一级开发区,陕西省著名风景名胜区。据《西京胜迹图志》载,翠华山自秦汉唐王朝起被辟为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园",长安八大寺院围绕其周。汉武帝因"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于公元前112年在翠华山拜谒太乙神,故翠华山又名太乙山,太乙山至今在东南亚等世界华人地区享有盛名。
"终南毓秀太乙钟灵 始悟翠华招汉武;冰洞垂凌龙湫池玉 应知胜景在长安"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不仅有山崩湖光、奇石异洞,气势蓬勃的天崩地裂壮景,更有其深厚的大文化、大自然背景和优质服务。当您在观赏山崩奇观同时,更多的会感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特色和地质遗迹与自然文化的相融,开发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公园地址:中国长安太乙宫翠华山
翠华山为AAAA级景点
2.秦岭野生动物园
秦岭野生动物园地处秦岭北麓浅山地带,距西安市区28公里,由西安旅游集团投资建设的西北地区首家野生动物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
秦岭野生动物园是陕西省和西安市“十五”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95亿,于2004年5月1日开放。全园占地2600余亩,展养着以秦岭四大“名旦”——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为特色,以及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共300多种、10000余头(只)。景区绿树环抱,丰草长林,与连绵起伏、千峰碧屏的秦岭山脉融为一体,徜徉在丛林与花径之间,听百鸟与清风唱和,看猛兽与群山相伴,令人心旷神怡。
可容纳3000多人同时观看的马戏大世界、海洋动物表演馆、鸟类动物表演场、广场欢乐大戏台为游客免费提供精彩纷呈、惊险刺激的动物和歌舞表演。
设计新颖的科普馆和倾心为儿童建设的小小动物乐园,是青少年朋友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探索野生动物世界,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欢乐天堂。
-、-等中央领导同志以及新西兰前总理珍妮·西普利女士都曾专程来园视察。-同志游览后兴致勃勃地说:“值得一看,不虚此行”,并欣然题词留念。开园五年来西野人大力倡导“把欢乐送给人民,将欢乐进行到底”的旅游文化理念,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被誉为西安人的后花园、西安人的天然氧吧、西安人的欢乐谷、西安人的郊游胜地。
秦岭野生动物园地处秦岭北麓浅山地带,距西安市区28公里,由西安旅游集团投资建设的西北地区首家野生动物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
秦岭野生动物园是陕西省和西安市“十五”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95亿,于2004年5月1日开放。全园占地2600余亩,展养着以秦岭四大“名旦”——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为特色,以及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共300多种、10000余头(只)。景区绿树环抱,丰草长林,与连绵起伏、千峰碧屏的秦岭山脉融为一体,徜徉在丛林与花径之间,听百鸟与清风唱和,看猛兽与群山相伴,令人心旷神怡。
可容纳3000多人同时观看的马戏大世界、海洋动物表演馆、鸟类动物表演场、广场欢乐大戏台为游客免费提供精彩纷呈、惊险刺激的动物和歌舞表演。
设计新颖的科普馆和倾心为儿童建设的小小动物乐园,是青少年朋友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探索野生动物世界,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欢乐天堂。
-、-等中央领导同志以及新西兰前总理珍妮·西普利女士都曾专程来园视察。-同志游览后兴致勃勃地说:“值得一看,不虚此行”,并欣然题词留念。开园五年来西野人大力倡导“把欢乐送给人民,将欢乐进行到底”的旅游文化理念,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被誉为西安人的后花园、西安人的天然氧吧、西安人的欢乐谷、西安人的郊游胜地。
3.唐大明宫遗址
唐大明宫遗址位于龙首原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明宫遗址是唐代长安城禁苑的组成部分之一,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是皇帝朝会的地方。大明宫周长7.6公里,共有11座城门。城内的主要街道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已经发现的40多处宫殿阁亭遗址,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遗址。
4.杨虎城将军墓
杨虎城将军墓
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陵园建于长安区韦曲镇东1公里处,背依凤栖原,北与杜公祠毗邻,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墓的形制庄严,封土周围皆砌青砖。
陵园经过多次整修增建,才成为现在的规模:大门宏伟、庄严,横额有“一九四九年”字样,取将军遇难之年;有“一九五七年”,取陵园大门建成之时,由原陕西省省长赵寿山书写的“杨虎城将军陵园”7个金字。
进陵园门,迎面斜坡上用白玉镶嵌的“千古功臣”4个大字映人眼帘。仰头可见碑亭。抬级而上蹬46级石阶,就到了碑亭。“碑亭”内正中树四方石碑一通,正面刻的是1981年12月12日由-元帅所写的“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9个大字。背面刻着1984年由赵朴初书写的:1949年12月IO日中国0中央委员会致杨虎城将军家属的吊唁电。
再上蹬64级台阶,过南北窄而东西长的坪地,在一片苍苍柏林的东端,有烈士宋绮云夫妇和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的陵墓,西端有杨将军副官间继明和张醒民烈士的陵墓。由此处向北上16级台阶就是杨虎城将军及其夫人谢葆贞和次子拯中、-的寝陵。向南下8级石阶就是“杨虎城将军纪念室。”
陵墓建在一块坪地上,并列有三陵,从西向东,分别是:“烈士杨拯中之墓”、“烈士谢葆贞之墓(6岁的拯贵与母合葬)”和“革命先烈杨虎城将军之墓”。
杨虎城将军墓,周长约30余米,碑楼高约5米,上面精雕有人物、花卉、动物,高大宏伟,加上郁郁葱葱柏树环绕,墓周格外显得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
纪念室是一个“四合头”的小院,别致清雅的花草树木,为纪念室增色不少。展室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先烈生前到遇难,展出照片59张。第二部分是党和国家、人民悼念将军的珍贵历史照片28张。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介绍了杨虎城的生平事迹,以及党和人民对杨将军的高度评价和亲切的怀念,对广大参观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5.高冠瀑高冠瀑布位于圭峰山北坡的高冠峪断裂带上,断层宽约8公里,东西延伸,北部下陷,南部上升,形成裸露石山。经长期流水冲刷,坚硬的花岗岩石冲出一条长约20米,宽约2米的石槽,河水沿北石槽直下潭底,形成落差达200多米的急流飞瀑,水直泻入潭,吼声如雷,气势极为壮观。在瀑布上游,有因巨石自然围成的水潭,名本丽潭。潭水清澈水面平静, 瀑布下游,水面宽阔,水流平缓,亦形成几百平米的大自然湖面。
这里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故居,他曾在诗中写道:“昨日山有信,祗今耕种时;谣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棋;东歙忆汝处,闲卧对鸬鹚。”表达了世人对高冠潭的深切热爱。如今,人们把这位诗人的塑像竖立在瀑布旁的山间草坪上。
高冠瀑布景区内,主要景观有:高冠飞瀑、梅花潭、牛鼻洞、明通亭。正德栈道、圭峰寺、仙人桥、双峰山、无量洞、柏树庙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