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

家乡区县: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

额尔古纳市是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地理坐标北纬50°01′~53°26′、东经119°07′~121°49′,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也是中国最北的边境城市。

额尔古纳市面积2.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7万(2010年)。

2013年,额尔古纳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9亿元。

建制沿革 折叠 编辑本段额尔古纳市额尔古纳是蒙古语"捧呈、递献"之意。后又逐渐把它修饰为"奉献"之意。

隋唐时期,室韦就成为呼伦贝尔部分部落驻地,唐代曾设室韦都督府进行管辖。

1206年,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合撒儿的领地,黑山头古城就是他们居住的主要城池。

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政府在额尔古纳河流域设置了"卡伦",管理边务和内政一直延续到民国

民国九年(1920年)建室韦县和奇乾设治局,民国十年(1921年)设奇乾设治局为奇乾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伪满洲国改室韦县和奇乾县为额尔古纳左翼旗和额尔古纳右翼旗。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合为额尔古纳旗,人民政府设在三河镇。

196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额尔古纳旗,分设左右两旗,并将1961年划给陈巴尔虎旗的三河、上库力、拉布达林划回额尔古纳右旗。1975年旗政府迁至拉布大林。

1994年,国务院同意撤销额尔古纳右旗,设立额尔古纳市(县级),以原额尔古纳右旗的行政区域为额尔古纳市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折叠 编辑本段

额尔古纳

2011年,额尔古纳市下辖2个镇、2个乡、2个街道:莫尔道嘎镇、黑山头镇、三河回族乡、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拉布达林街道、上库力街道。

地理环境 折叠 编辑本段

位置境域 折叠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额尔古纳市区域范围为北纬50°01′~53°26′、东经119°07′~121°49′,市境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西部及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额尔古纳市辖区总面积2.84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671公里。

地形地貌 折叠

额尔古纳境内地形以丘陵为主。额尔古纳地块呈北东向延伸,长达1500km以上,是中亚-蒙古-兴安巨型复合造山带内的重要大地构造单元。该地块北侧为中生代蒙古-鄂霍茨克褶皱带;地块的东北部与莫梅恩(马门)地块相连。

气候 折叠

额尔古纳气候背景分析

额尔古纳市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3.0℃之间,年降雨量为200~280mm,日照时间为2500~3000小时。额尔古纳市四季气候特征:春季温度回升急剧,多大风天,降水少且变率大;夏季短暂、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秋季降温快,初霜早。最多风向北部为西北风,南部为西南风;冬季寒冷漫长少降水。

自然资源 折叠 编辑本段

矿产资源 折叠

截至2008年,额尔古纳市境内已发现7类19种矿产,其数量占呼伦贝尔市发现矿产种类的29%,已探明或初步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9种(煤、砂金、岩金、铅锌、铁、萤石、大理岩、矿泉水),包括能源矿、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贵金属、水气矿、放射性矿和各类非金属矿,矿产地21处。

土地资源 折叠

2008年,额尔古纳市境内的土地中,林地占67%,牧草地17%,耕地6%。

植物资源 折叠

截至2010年,额尔古纳市境内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黑桦、山杨等多种树木,森林覆盖率高达64.80%。

人口民族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

截至2010年,额尔古纳市总人口76667人。

民族

额尔古纳市境内居住有蒙族、汉族、回族、俄罗斯族等14个民族。

刘冰456(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