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镇国寺塔亦称西塔,被人们誉为“南方的大雁塔”。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国寺塔始建于唐僖宗时期,原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高35.36米,顶端塔刹为一青铜铸葫芦,葫芦表面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镇国寺塔虽历经几次修葺,但仍基本保留了唐骨明风的建筑特色。 1956年大运河拓宽时,为保塔运河改道,留下了河心岛上的古塔,使古塔成为大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今岛上已重新恢复了镇国寺供游人观光。
1956年大运河拓宽时,为保塔运河改道,该塔处在拓宽范围内,为保护这一珍贵文物,周恩来总理在审批方案时特批:让道保塔。留下了河心岛上的古塔,如今岛上已重新恢复镇国寺供游人参观、休闲。 1957年该塔被列为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25日,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镇国寺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僖宗李儇有个弟弟,大概是看破红尘了吧,走出宫廷,剃发为僧。他到处周游,遍访名刹。一日行脚到高邮,见西门内城角有一块平坦的旷地,原是建太平仓(即义仓,谷贱时加价收进,以免伤农:谷贵则减价出售,以利贫民)的地基,环境幽静而美丽。这里西倚平津堰,一堤烟柳,郁郁葱葱,运河流水汩汩,珠湖雪浪滔滔,身临其境,俗念尘思,顿然消失。僖宗的弟弟看中了这块地方,便请求他的哥哥在这里建一座寺庙,供他修行念佛。僖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赐给他举直禅师的称号。举直禅师收了一批又一批弟子,专心致志讲经说佛。晓晨夜半,镇国寺的钟声在古运河的上空飘荡,清越剐亮,悠悠扬扬。举直掸师圆寂以后,安葬在院内一角,并立五级佛塔一座以珍藏舍利(火化后的骨烬)和经卷,这就是镇国寺塔。据说,后来有人在镇国寺塔中挖起了举直禅师的遗骸,竟全骨不解,联若钩锁,发出异光。或许是这里是风水宝地吧,或许是举直禅师修行到家了,人们十分讶异,作为奇谈,一直流传到今天。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humi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