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洈河“之水,天上来

家乡区县: 湖北省荆州区

在湖北松滋西南边陲,湘鄂两省交界之处,有一幅365平方公里的精美画卷——中国洈水。作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湖北省文明镇、湖北省旅游风景名胜区、湖北省重点自然保护小区的洈水镇,现辖一区(洈水旅游度假区)、一园(洈水国家森林公园)、25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10万人。洈水地貌多姿,物阜民丰。

洈水大坝分为主坝和南北副坝,全长8968米,坝高42.7米,坝顶海拔高程98.25米。南副坝长2268米,北副坝长5060米,并建有孙家溪和木匠湾两座各宽36米的泻洪闸。鸟瞰"S"型,造型优美,犹为壮观。大坝于1958年9月破土动工,1960年2月2日一次合龙成功,1970年大坝工程全面竣工,属亚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坝。

东有平川,华实沃野;西立奇峰,跌宕起伏;南接武陵,林木葱茏;北望长江,矿藏富饶;中抱湖岛,丛绿拥翠。山泉溶洞,瑰丽幽深。大坝巍峨,荫庇湘鄂。洈河穿镇入洞庭,洛河、界溪河似玉带南北飘舞。枝柳铁路纵贯南北,新杨公路横跨东西,西界公路直通湖南。位居三峡、张家界、荆州旅游“金三角”中心的洈水,正在走出山闺,笑迎天下宾朋。

洈水是一部耐读的经典。从石器时代走来的洈水先民,在此挽草为际,筚路蓝缕,生生不息。自西汉起,洈水已具雏形。至晋代,因镇内灵鹫寺香火兴旺而得“楚南名刹”时,洈水成为交通要塞、商埠云聚之地。到南宋时,集镇已具一定规模。清道光、咸丰年间,达到鼎盛。民国时期,仍为松滋之冠。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洈水水库和亚洲第一人工土坝的建成,使洈河 “野马”成了“良驹”。从此,洈水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民更富,镇更靓。

洈水是一方“清净”的去处。千年古镇历史,蕴藏着丰厚的特色文化。镇内施家坟、高台子原始社会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的石针、石斧,陶、瓷碎片和碳化了的稻谷,令人凭吊远古。战国墓葬群出土的宝剑寒光闪闪,你不得不折服先人的睿智。站在灵鹫寺六重殿宇的旧址,虔诚者依稀可闻悠悠钟声。因纪念唐朝开国元勋程咬金平叛安民有功而建的灵隐寺,虽远无昔日的辉煌,至今仍香烟袅袅。吟听晨钟暮磬,当地老者还在戏说着吴三桂与陈圆圆曾在寺内古樟树下的悲喜人生。镇西的老槐树依然枝丫虬劲,张学良将军题匾的“清净唯一”的清真寺,刚刚修葺一新。20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湘北、鄂西南穆斯林觐祭活动的中心。1500多回民与汉族、土家族兄弟姐妹和谐相处,每到夜幕降临,南音楚楚,巴舞翩翩,民风相融共存,美丽的传说与多彩的文化,陶冶纯净了一代代的洈水人的心灵。你若厌烦尘嚣,不妨先在农家饭庄品尝绝对的绿色无污染食品。最好是带着三分醉意,500多座湖心岛随你选择,有别墅,可野营。远山泼墨作底,近岛月下成画。数渔火点点,听山歌飞扬,邀明月相伴。一觉醒来,再荡一叶小舟,或登山攀岩钻洞,绿色氧吧保你心旷神怡。

洈水是一张靓丽的名片。天赐洈水,钟灵毓秀。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开发前景可观。矿产资源品多量大。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陶土等矿产资源贮藏量均在5亿立方以上,居松滋之冠。旅游资源别具特色。区镇合一的洈水,以亚洲第一人工土坝的洈水水库为依托,以洈水国家森林公园为载体,集山、水、洞、林、泉和多彩的民俗文化于一体,是湖北省新兴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水电资源不可多得。镇内拥有洈水水库和六泉、仙女洞等大中小型水库13座,蓄积着10多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36平方公里的洈水水库是湖北省优质水源地,你可放心的直接饮用,其口感远远超过矿泉水。

占天时,借地利,得人和,千年古镇焕发勃勃生机。诚实守信,勇于开拓的洈水人还将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祎祎翛(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