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脉之名源自古代匈奴,在古匈奴语中,“祁连”意即“天”,祁连山因此而得名“天山”,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山脉自西北至东南走向,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
祁连山区植被较好,有许多天然牧场。自海拔2000m向上,植被垂直带分别为荒漠草原带(海拔2000~2300m)、草原带(2300~2600m)、森林草原带(2600~3200m)、灌丛草原带(3200~3700m)、草甸草原带(3700~4100m)和冰雪带(>4100m)。其中森林草原带和灌丛草原带是祁连山的水源涵养林,大通河、石羊河、黑河等河流发源于此,是河西走廊绿洲的主要水源。祁连山区的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其周围植被的好坏,从而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保护祁连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于1988年成立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东起乌鞘岭的松山,西到当金山口,北临河西走廊,南靠柴达木盆地。地跨天祝、肃南、古浪、凉州、永昌、山丹、民乐、甘州八县(区)。下设22个保护站,155个护林站(点),3个木材检查站,1个森林公安局,21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全区共有林业职工1466人。区划面积272.2万公顷,林业用地60.7万公顷,分布有高等植物1044种、陆栖脊椎动物229种,森林覆盖率21.3%,境内有冰川2194条、储量615亿立方米,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每年涵养调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72.6亿立方米水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