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兴宁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明正德十年,祝枝山授任兴宁知县,留下《神光山》、《游和山麻石岩》等歌咏诗文,北宋抗金大臣李纲、南宋文天祥、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皆在兴宁留下传说。全市旅游景区景点30多处,神光山旅游区为粤东著名宗教胜地和旅游区,合水水库风景区被列入《中国名胜风光大辞典》,渡田河生态旅游区、黄蜂窝茶山、兴宁学宫、两海会馆等各具特色。有被称为“民间宫殿”的围龙屋2985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兴宁学宫、两海会馆、磐安围、棣华围、兴城古城墙、文峰塔、善述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项(杯花舞、竹板歌、罗家通书推算法)。2010年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发展区,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05万亩,林地面积187.1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67%。
五、生态经济
兴宁属南亚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年平均气温20.4℃,年平均降雨量1540.3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09.8小时,自然环境优越,四季宜耕宜牧,具有发展农、林、果、牧、渔等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主要特色农产品有优质大米、高山茶油、有机蔬菜、客家黄优质肉鸡和柚子、龙眼、荔枝、茶叶、柑橙等。全市有广东富农、树人木业、宝兴畜牧等66家农业龙头企业(其中省级6家、地级 30家),农业特色基地11个,种植面积达7.24万亩。有熙和湾、宝兴农牧、合水盛旺农业、鸿源生态园等7个耕山致富典型。201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59.33亿元、比增5.6%。
六、工业经济
兴宁工业商贸基础良好。是粤闽赣边商品集散地,素有“小南京”之称和“无兴不成市”之说。全市有集贸市场35个,物流企业13家、年运载量200万吨,东岳宫市场是“全国百强集贸市场”。全市初步形成了机电、电力、工艺、纺织、化工、建材等工业支柱产业。有上市公司1家(广东明珠),高新技术企业8家,201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13.3亿元、比增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1.49亿元、比增14.6%;完成工业增加值33.29亿元、比增13.8%。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是省级产业转移园,园区的规划控制面积9775亩,首期规划6000亩,已开发3896亩。2014年上半年,实现园区工业产值9.39亿元,比增44.6%;工业增加值1.69亿元,比增44.5%;出口产值1950万美元,比增20.3%;税收2204万元、比增23.6%。园区有进园企业59家、计划总投资93.85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有22家,已投(试)产企业40家,在建项目12家,筹建7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