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公用事业稳步发展,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全市共有燃气企业83家,贮气量达2100吨,城市用气人口46万人,燃气普及率达到61%。市区共有液化气站13家,温泉城区6家,咸安城区7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市液化气公司和市液化气中心两家,贮气总量达480吨,用气人口15.3万人,普及率达到65%。城区燃气工程已完成招商引资、施工图设计和网管招投标工作,不久将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市民用气问题。全市城市供水能力达37万吨/日,供水普及率96%,供水水质合格率98%。市区投资1.6亿元的长江引水工程已经竣工通水,日供水能力18万吨,人均用水量400升,供水普及率达到98%。城区供水主管网改造已完成文笔大道、咸宁大道、银泉大道、咸宝街等路段的铺设任务,铺设主管网18公里,占整个工程量的75%。全市拥有城市公交客运车辆438标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7.2标台,年客运量达4488万人次。市区共有公交线路17条,公交里程92公里,拥有公交车辆250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8.1标台。全市城市道路清扫面积348万平方米,日垃圾清运量1200吨。市区清扫面积142万平方米,日清运垃圾250吨,拥有垃圾场2个,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45%。
城建
到2004年,咸宁已经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城镇发展网络,确立起以咸宁市区为中心的市域城镇体系。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91平方公里,拥有城市人口96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7%。市区规划区面积为317.7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4万人。城市路网四通八达,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全市城区拥有城市道路总长531公里,人均道路面积8.7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78万平方米,人均面积3.2平方米;下水道总长315公里,覆盖率为每平方公里2. 9公里。市区共有城市道路60余条,其中主干道9条,构成了“二纵七横”的道路网络,道路总长171公里,人均道路面积9.4平方米。淦河大道、银泉大道、咸宁大道、长安大道、文笔大道等一批城市主次干道的下水道、绿化带、人行道逐步配套,人行道面积115万平方米,人均面积5平方米,下水道85公里,覆盖率每平方公里3.7公里。
全市城镇建成区绿化面积1181公顷,公共绿地面积516公顷,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7.7平方米。市区园林绿地面积99公顷,绿化覆盖率为25%,人均拥有绿地面积9.58平方米。先后建成岔路口转盘、一号桥头小游园、行管局小游园、咸安桂花广场和人民广场等街头景观、小游园和城市广场20余处。淦河治理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建成了新老二桥滨河公园,淦河休闲旅游风景带初显端倪。市区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公园有5个,其中潜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地面积297公顷,香吾山公园占地面积35公顷,十六潭公园占地面积60多公顷,青龙山公园占地面积140公顷。
通信
该市一个多功能、高技术、数字化、程控化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已初具规模。电信、中国联通、移动、铁通、网通等企业先后在该市落户,为全市人民的通信带来了方便。乡镇全面实现交换程控化和村村通电话目标;邮政综合网、绿卡网、电子汇兑网实现全国联网。该市长途电话枢纽建立了关口局,完成一、二级干线长途设备搬迁综合工程,智能网、长途交换机设备安装工程;建成了覆盖全市城区的无线市话网并实施了网络优化,使PHS网络能力有了极大提高。该市已经形成了程控电话业务、移动通信业务、长途通信业务、数据通信业务和互联网电子商务业务五大业务互为补充的通讯格局。该市移动电话网络已覆盖全市市区和下属6县(市、区)乡镇以及国道、铁路、长江沿线,于5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国际自动漫游。
该市网络建成光纤传输、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车卫星定位跟踪系统等各种手段先进,覆盖全市,通达世界的公用邮电通信网。全市初步实现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的数据、图象、语言三网融合,移动通信扩大网络覆盖面,城镇、交通干线、旅游区实现无缝覆盖。由基础网、业务网和支撑网组成的现代电话网络已成为该市信息高速公路的骨干网。
2004年11月25日,嘉鱼——洪湖长江水底光缆工程在嘉鱼县正式动工。此项工程全长4.6公里,共有2条32芯光缆,属省二级干线工程,也是咸宁市第一条过江光缆。该工程的建成将使湖北省通信形成一个自环的传输模式,大大增强全省长途干线的通信能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