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苞待放如牡丹——马家烧麦

家乡区县: 沈阳市苏家屯区

马家烧麦,是沈阳地区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马春开创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没有门市,只是以手推独轮车来往于热闹街市,边做边卖。由于马家烧麦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好,造型美观,所以深受群众欢迎。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马春之子马广元在小西门拦马墙外开设了两间简陋的门市,立号马家烧麦馆,此后营业繁忙,远近闻名。

后几经变迁,1961年才最后坐落在小北门里,即现马家烧麦馆,由马氏后裔第五代的马继廷担任技术指导用开水烫面,大米粉作扑粉。选用腰窝、紫盖、三叉三个部分的牛肉剁碎作馅,加调料用清水浸煨,拢皮捏馅时留大缨。有皮亮、筋道、馅松、醇香等特点。柔软筋道,馅心松散,醇香味好。其外形犹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马家烧麦是沈阳市著名的清真风味小吃,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享誉沈阳地区。皮薄光亮,筋道柔润,鲜嫩松散,味道醇香。马家烧麦阳地区。皮薄光亮,筋道柔润,鲜嫩松散,味道醇香。“烧麦”是中国北方特有的一种加馅蒸熟的面食品。

因烧麦其形似麦稍上绽开的白花,故在清代乾隆年间诗人柳东人曾用“稍麦馄饨列满盘…”的诗句,来称赞烧麦的美味。坐落于沈阳老城小北门里路西的回族马烧麦馆,经过二百余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名震东三省的风味餐馆。一些伊斯兰国家的友人来沈阳旅游时经常来此品尝光顾。

马烧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那时,回民马春每天推车到沈阳城内小西门里粮食市等热闹场所,随车携带原料炊具,边包边卖。由于他做的烧麦配方独特,选料精细,吸引了不少的顾客,并小有名气。这在沈阳当时来说是独此一家,也是沈阳烧麦之始。

 

我能力秀的主页:http://www.wm23.cn/xuebin

我梧桐子的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97956797.html

薛斌(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