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绵乐在开通以来槽点不断,其开行速度、班次、价位,甚至包括列车的新旧都在吐槽之列。不过无论如何,两个多小时能从绵阳到达峨眉山,也还是一大进步。尤其是对于峨眉山有诸多偏爱的莲某人。
于是在一个突然悠闲的周末,在12306上买了车票,背着小背包,连微单都没有带,就直奔峨眉山而去。此行唯一目的:吃。
绵阳没有修建专门的高铁车站,而是和现用的火车站在一起。进入火车站,在拥挤的人群中排队检票,瞬间感觉回到万恶的旧社会,特别是对于读大学时期挤过春运火车的人来说,那回忆是相当不堪且悲催万分的。我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有二:一次暑假从北京看了大姐坐硬座回绵阳,因为人太多根本无法挤出去上厕所,我足足憋了两天,下车之后脚肿了,落下肾病。还有一次寒假从重庆回绵阳没买到坐票,一个农民工好心让我坐在他的铺盖卷上,结果我惹了一身虱子回家。中国火车站的奇妙之处在于,无论多么高大上,一旦走进火车站,都立马会有自己是个农民工的悲凉辛酸感。
顺便说一句,成绵乐城际时速最高197,比起真正的高铁速度,还是差一些。另外,亲身证实,火车确实是旧的。
在峨眉,,这里的每一个山阶,都留下过我的足迹。当年年轻,体力尚佳,背着干粮在山里行走,从山脚的报国寺一直爬到金顶,一般会耗时两三天。我沉迷在大山之中,那变幻的山色空朦,突遇的细雨纷扬,冷傲的山月,唱歌的弹琴蛙,都一一收入我记忆的行囊。后来不再步行,改为驾车,少了些许乐趣。常常选择万年寺小住,清心养性,兼拜会和尚好友。
而这一次,竟然单单为吃而来,自己有点鄙视自己每况愈下的情趣,中年之后更是趋向好逸恶劳,一昧贪吃,食不厌精味不厌细,着实可鄙可鄙。
俊娃子当年自掏腰包请我吃的一款峨嵋山特色小吃:豆腐脑,让我时隔20年念念不忘。我后来曾经专程去市区找过,未果,然后勉强在路边摊吃了个山寨版,面目可憎。这一次事先用微信向俊娃子详加询问,俊娃子指明了行动方向,并顺带推荐了另一家他很中意的饭馆:荣生萝卜汤。
出门前做足功课,在马蜂窝上搜寻峨嵋山十大名吃排行。荣生萝卜汤竟然位列第一。
周五晚上到达峨嵋山高铁站,15元野的打到峨嵋山脚底。因为偏爱山脚下的环境,没有选择更为便捷的市区去住。
周六中午,从报国寺坐上5路公车,直奔荣生萝卜汤。地方非常好找,交大东门下车,往马路桥方向大概150米。30年老店,拥有很多本地粉丝吃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