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喝螺”衡阳唆螺
制法为:选大小均匀之田螺或石螺置于清水盆中,滴茶油小许,使之吐出杂质污物。二、三天后,用冷水洗净,将瘦猪肉泥掺水拌匀,倒入盆中,使螺饱食,再钳去螺尾,加盐少许反复搓洗干净,置炒锅内旺火翻炒,待水分稍干,加茶油再炒,至香味四溢,螺口掩皮脱落,再加盐和绍酒复炒,起锅后,与生姜、辣椒、酱油。葱蒜、味精等佐料一道入骨清汤锅中 盖煮。食时舀出,手持将螺口对住嘴,吸气唆(喝)取,螺肉即人,故名“唆(喝)螺”。本品汤鲜味美,清香脆嫩,清火开胃,爽口宜人。
嘬螺蛳,虽是普通家庭常选,但我们却非常谨慎——一个螺蛳下三口饭,这是家规:螺蛳上身一口、螺蛳下身一口、螺蛳壳舀汤一口。如果父母发现谁少下一口饭,败了规矩,筷子马上敲到头上。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一年到头很少见荤腥,故节俭至此。偶尔,父母也会赏赐。比如清明节那天,全家人围着桌子,筷子舞得热火朝天,无所顾忌地一夹一个准,送进嘴里“嘶”地一吸,再潇洒地吐出来就是一个空壳,吱地一声,抿一口酒。如此周而复始,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吞咽,直吃得风卷残云、盘底朝天!真应了民谚:“啜螺蛳过酒,强盗来了不肯走,这种日子哪里有?”信然。
嘬螺蛳,是非常有情趣的,故有“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之说。大人只需用筷子夹起一粒,舌尖抵住螺蛳口,嘴巴轻轻一吮,汤汁连同螺肉应声滚到了舌尖,又脆又韧,勾人馋虫;个别嘬不出的,用筷头往里一捅,再用力一吸,鲜美的一团肉就到了口腔里,颇有“退步原来是向前”的禅意。小孩子呢,往往含螺兴叹,满脸通红,小嘴嘘嘘不停也嘬不出两三个,借之以缝衣针来对付,挑呀挑……前些日,有客从远方来,大家教他,把螺蛳当做姑娘“亲吻”,可他终是吃不到螺肉。我教他用牙签挑食,吃着吃着,他又试着“亲吻”,仍未果,引得我们开怀大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