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古镇白兔潭上街

家乡区县: 湖南省醴陵市

这里是从江西进入湖南的第一个较大的古镇,完整的卵石街道和街心的车辙印痕,路边残存的安全扶墙,和街道两边气势恢宏的刘家大屋,斑驳的灵光庙宇,陡峭的码头,无不泄露昨日的繁华与尊贵。

白兔潭镇是湘赣边界上一座大镇,也是醴陵历史上一座赫赫有名的古镇。白兔潭镇是三百里渌江水道上的第一座重要码头,株萍铁路修通以前,江西萍乡的煤炭从这里中转进入渌江水道转运到长沙和武汉。以白兔潭为中心的醴陵上东乡和江西萍乡的上栗、湖南长沙的浏阳至今仍然是烟花鞭炮主要产区之一,被称为鞭炮祖师的李畋就出生在上游五公里的麻石镇,近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这里还是星子灯的发源地,而星子灯正是烟花的源头。由此可见这古镇规模不小,事实上,文献记载的白兔潭古镇全长超过一公里,分为上中下三段,现在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的一段是上街。上街是古镇最为繁华的一段,不足一丈的街道沿着陡峭的山岩上画出一道曲线,峭壁底下就是传说中有白兔盘驻的河潭。街道由鹅卵石铺成,街心镶嵌着一溜刻有整齐车辙的青石块,看起来象是四五十年代大上海的电车轨道。居民指着这些石板介绍:从这里往北去南桥,往南进镇子到白兔潭码头,满载煤炭的独轮车日夜川流不息哟。车轮子就顺着轨道沟走,既安全也轻松,要知道街道一侧就是陡峭的石壁,石壁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白兔潭呢。现在的河潭早已经不存在了,渌江也在那场声势浩大的造田运动中被改了道,村民指给我们看的只有昔日河岸上的三株硕大的香樟树以及街道靠河一边残留的水沙挡墙:这些挡墙一直没有拆毁,那时候街道里面一侧是店铺,外侧就是这种挡墙,行人累了,就可以座在上面吹吹河风,抽袋水烟。& b1 x/ 古镇最为辉煌的建筑是刘家大屋,约有三十四米长的古街道的一侧都是他家的外墙,大门框使用的是厚重的麻石构建,临街的窗户都带着雕花的飞檐,半空中的马头墙上也盖着短促而精致的百字灰瓦,石灰粉刷的屋檐下用颜色或者吉祥的图案。整个刘家大屋有三进,纵深超过五十米。大屋中庭采取木架穿梁结构,整棵树木制成的柱子至今不开不裂,柱子上的冬瓜横梁直径超过五十厘米。以前一直以为只有徽州才会保存有这些形体肥硕的梁柱,想不到现在就真真切切的矗立在你的眼前。立柱下面是成对成对刻着不同花纹的麻石基础,屋檐上还成排成排保留着花纹更为精致的瓦当。同形的文物工作者介绍说,这幢宅子是典型的江南祠堂风格,无论从建材是使用还是房间的布局,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保存到这种完整程度,已经是颇为难得了,只是迫切需要加强维护。在刘家大屋的尽头,还有一幢古旧的建筑,也有一张麻石门框的大门,门口一对廊柱支撑着半截朽败的晒楼。这里就是目前留存下来的醴陵甚至整个湖南最早的鞭炮私营企业――德丰厚炮庄的旧址。民国初年,醴陵鞭炮已经誉满天下,香港的营销公司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按照当时的运作模式,一般是在鞭炮的零星产区设立鞭炮收购点,在集中产区设立代庄,集中收购散装鞭炮。再在交通便利的转运马头设立支庄进行包装转运,在香港设立总庄,通过远洋轮船销售到国外。民国13年,白兔潭人刘德辅经人介绍和港商裕华号达成合作协议,在白兔潭镇上街拐角的这个所在挂牌办起德丰厚炮庄。主要的业务就是将周边农户生产的鞭炮收购进来,在包装转运。港商裕华号也按照约定派出一名职员长期驻在炮庄,叫做“庄客”,伙食用度有德丰厚承担,专门负责验收和划定鞭炮的质量等级。按照当时的市价,一大箱含量为十四万的鞭炮价值光洋十四元,一年收购超过一万箱,按照百分之七收取“箱佣”利润。德丰厚生意做到最红火的时侯,炮庄发行了壹圆卷的纸币,名称也就叫做“德丰厚”,用来代替光洋支付,从中赚取利息。鼎盛的德丰厚仍然不能摆脱农耕情节,抽出资金先后购进三百担的田土,也可能就是哪个时侯,对刘家大屋进行了最后一次彻底的修整。炮庄的门口,就是那条古老的街道,街道的外侧最后一棵樟树底下还留着一条曲折的之字路,那是另一座码头,有渡船过河,对面是到富里荷田出湖南的大路。6 正对这渡船码头的是灵官殿,又称为万福廊,祭祀的是五显灵官老爷。灵官殿的斜对面是戏台,去年还在这里演过三天的花鼓戏。不过,你们可能更加感兴趣的是这里还是最早的鞭炮职业工会的旧址。 那是民国二十二年以后的事情了,当时的白兔潭镇又相继建起几家炮庄,炮庄老板为了牟取最大利润就制定出一系列行业规矩:一是卡价压牌子。有外地客商来收购鞭炮的时侯,就抬高收购价格,同时也以高价卖出。客商一走,就挂起燃放鞭炮用来验证质量的竹篾笼子,表示停止收购。而做鞭炮的普通人家本小利润小,等着卖掉鞭炮换米下锅,就只好贱价求卖。炮庄就乘机压牌子卡价。当时按照质量将鞭炮区分为三个等级,上等叫做头牌,依次为二牌、三牌,每个牌子价值也就相差二三个银元。炮庄验收的时侯故意压低一个牌子收购,赚取差价。二是搭配高于市场价格的原材料,三是银元折价。当时银元分为光洋和杂洋两种,在银元上戳有印记的叫做杂洋,只能当光洋的九折使用,炮庄规定结帐一律按照杂洋计算。鞭炮生产户实在无法忍受这种过份的盘剥,就协商成立鞭炮职业工会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形之下,醴陵白兔潭鞭炮职业工会就于1933年在周光早等九人的倡导下率先成立,工会就选择上街的灵官庙作为议事办公的地点,黑底兰字的招牌就挂在灵官庙大门的内侧。新成立的工会组织鞭炮生产户和炮庄展开协商谈判,最后革除了除压牌子之外的所有陋习,维护了鞭炮生产户的利益。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自身利益,这在整个鞭炮行业都是开先河的事情,直到四年之后的1938年,醴陵县城才成立同类性质的鞭炮业职工工会组织。

白兔潭上街古镇往东10公里,有富里麻石老街,是萍浏醴起义的首倡之地,老街沧桑,相邻的江西萍乡上栗、湖南浏阳大谣,因为都以为鞭炮祖师李畋是自己人,均设有广场,塑有铜像,当时三个李畋神态各不相同,算是一件趣味;距离12公里浏阳大谣金刚头境内有石霜寺,是禅宗黄龙宗的祖庭,长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值得一看。距离14公里浏阳大谣丹桂村还有一处长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家大屋,是江南保存最为完整的祠堂建筑。往东距离20公里,江西萍乡上栗扬岐乡有一个扬岐寺,是禅宗扬岐宗的祖庭,也值得一看见。

bigbang880818(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