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沙鹿颈村发现的古文化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和唐宋时期,文化层最深1.8米,其中以商周时期堆积最丰富。该遗址在广州地区为已发现的最大、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而在南沙开发区鹿颈村东侧发现的先秦遗址中的一座竖穴土坑墓,发现一副先秦人骨,保存完好,为成年男性,身高1.65米。这是广州地区已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先秦人骨。
《淮南子•人间训》记述秦始皇派遣五路大军经略岭南,其中“一军处番禺之都”,这说明番禺在秦以前已是岭南十分重要的地方,故秦经略岭南驻军于此。《战国策》载有这样一段话,楚王曰:“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寡人无求于晋国”。按,珠玑、犀、象等物产于岭南。春秋战国时,番禺与楚国有较多的政治、经济交往,曾“臣服于楚”,这说明战国时,番禺已成为南方珍异物产集散的商业都会。在汉代,番禺城还是中原、荆楚、黔蜀、闽浙以及南海诸国多种货物的集散地,是全国有数的商业都会。《史记•货殖列传》;“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指中原)往商贾者多取富焉。番禺,其一都会也。”所列商品,既有番禺本地特产,也有来自邻近地区,还有是从海外输入,这说明汉代番禺已是岭南最繁华的商业都会,是全国九大都会之一。
南沙开发大事记:
一、1988年,洛溪大桥通车,霍英东率先提出开发南沙,十五年内到访南沙近800次,投放启动资金超25亿元,霍英东因此被称为“南沙开发之父”。
二、1989年,有荣/恒基等四大财团合资成立虎门轮渡公司,南沙开发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三、1990年,广东省确定广州南沙,惠州大亚湾,珠海西区为九十年代三大重点发展区域。
四、1991年,虎门轮渡及广珠东线公路正式开通,南沙成为沟通珠三角东西两岸的交通枢纽。
五、1992年,国务院批准南沙港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南沙客运港试航。
六、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南沙经济核技术开发区,揭开南沙大规模开发的序幕。
七、1994年,全球最大企业美国通用落户南沙,南沙招商引资踏上新台阶。
八、1995年,东发和南伟码头分别投入使用,南沙对外开放踏上新台阶。
九、1996年,万吨外籍船首舶南沙港,千年古镇正式开埠。
十、1997年,虎门大桥通年,天堑变通途,南沙跻身全国投资环境优秀开发区30强。
十一、1998年,粤港经济合作座谈会在南沙举行,成为“泛珠三角”合作的始创地。
十二、1999年,广东省召开“推进南沙开发现场会”,南沙定位升级为珠三角的中心支点城市。
十三、2000年,番禺撤市建区,林树森倡导广州城市“南拓”战略,将南沙纳入广州城建计划,年投资过百亿,南沙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突飞猛进。
十四、2001年,广州市政府提出在南沙“再造一个新广州”,使广州从河港变成一个滨海城市。
十五、2002年,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挂牌成立,张广宁任总指挥,统筹南沙的规划及开发,行使广州市一级管理权限。
十六、2002-2003年,国家开发银行,工行,建行等金融机构授信南沙借款近1000亿进行基建,南沙开发融资,注资规模空前。
十七、2003-2004年,丰田发动机/整车及配套项目落户南沙,全部投产后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 十八、2004年南沙国际深水港一期及南沙港快速路相继开通,中远中海首航欧美,南沙初步形成陆通广州市区/机场,海通全世界的立体交通体系。
十九、2005年5月,经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南沙成为广州市一个独立的行政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