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南部,处乌江下游,在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境内有 “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武隆县地处渝黔两省交界处,东邻彭水县、酉阳县,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南川区、涪陵区,北与丰都县相连。截止到2013年,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186个行政村。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武隆县常住人口为35.1万人(户籍人口为41万人)。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3个民族。[1]
武隆县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2] ,获得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县”、“2012年度中国十大体育营销城市”、“中国户外运动基地”等荣誉称号。
另外2014年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2》第一站就是在武隆县拍摄。
武隆,周、春秋为巴国属地,战国为枳县所属。[3] 秦汉时期,为枳县管辖,隶属巴郡。
蜀汉,后主延熙十二年(249年),置汉平县,隶属涪陵郡。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汉平县并入枳县。[3]
南北朝,南齐至北周复置汉平县,隶属涪陵郡。
隋朝,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徙汉平县于涪陵。开皇十三年(593年),改名涪陵县,隶属巴郡。[3]
唐朝,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涪陵县分置武龙县。
宋朝,北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改名枳县。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复名。
明朝,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武龙县并入彭水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改“龙”为“隆”,更名武隆县,隶属涪州。[3]
武隆县地图
清朝,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省武隆县入涪州。康熙七年(1668年),改武隆县为巡检司。宣统三年(1911年),改为涪州第五分区,区署设羊角碛。[3]
民国时期,民国三十年(1941年)五月,划为武隆设治局。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复置武隆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2月5日成立武隆县人民政府,隶属川东涪陵区行政专员公署。1984年,涪陵设市,武隆县为涪陵市下的一个县。
1997年1月,涪陵市由重庆市代管,武隆县成为重庆市下属的一个县,由涪陵市代管。
1997年,重庆恢复中央直辖市后,武隆县由重庆直管。[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