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北梁新区北一社区组合拳促居民就业

家乡区县: 包头市青山区

“安置区居民已经全部入住,如何让老百姓住得稳、住得好是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社区在下岗失业人员登记,举办就业培训、就业推介等几方面做文章,做好居民就业工作。”对北梁新区北一社区党委书记、服务站站长吕心义来说,帮助新区居民找工作,成为他目前要做好的“头等大事”。

“安居思乐业,乐业才安居”。棚户区改造不光是换个新房子,还得让棚户区居民既住得好又住得稳。在北梁棚改中,我市把棚户区改造与居民再就业工程联系起来,通过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设立公益岗位、对居民免费就业培训等方式,让居民实现“就业梦”。
多种渠道 给居民送去就业信息
打开智能手机,关注北一社区公众号,每天都会接到新的就业服务信息,家住北六区25号楼的居民张志军每天都会仔细查看微信发送的就业信息,而遇到心仪的工作,他都会打电话咨询。对于张志军来说,手机变成了帮助自己实现就业的“掌中宝”。
围绕北梁新区居民关心的就业问题,结合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实际,北一社区本着“送你一个满意岗位,圆你一份美好生活”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寻求对策,开通就业服务“直通车”,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做好辖区失业人员家庭情况摸底的同时,为给辖区下岗失业居民提供更多再就业岗位,北一社区与区就业局进行对接,通过社区微信平台、短信平台、一楼大屏发布最新的每期全区就业用工信息,截至目前,已发布就业用工信息700余条,帮助和指导50多名居民实现再就业。
公益岗位 居民家门口实现就业
“想不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工作,而且还有不少岗位适合我们这些没有文凭的中年人,太感谢了。”在北一社区居住的蔚云霞告诉记者。
4月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在北一社区服务中心召开,这场招聘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针对的是北梁新区的40、50人员,而且工作地点就在居民的家门口。这些岗位都是社区为促进居民就业开发的公益性岗位。
有人在应聘适合自己的公益岗,而有的居民已经享受到公益岗位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多亏了市委、市政府这么好的政策,棚改让我们夫妻住上了新楼房,还解决了我们的工作问题,这下日子过得踏实了。”谈起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家住北梁的居民陈建生高兴地说。陈建生原是铁西街道办事处北辰社区居民,夫妻二人均下岗失业,生活一直没有保障。社区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为其介绍了公益岗位,夫妻二人家庭收入达到了3000元左右,基本满足了家庭日常开销。
为了让更多的北梁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我市大力开发劳动保障协理员、社区公共环境绿化、公共卫生清洁等公益岗位,优先安置北梁棚户区就业困难人员。自北梁棚改以来,北一社区已为80多人推荐了公益岗位,不少失业人员通过“公岗”实现就业。
因地制宜 加强就业技能培训
走进北一社区的“妇女创业园”,几十名妇女正在忙着做绢花、纸巾盒等产品,“现在大家的技术都很过硬,我们已经接到了几个订单,现在正在想办法扩大我们的产品市场。”谈及创业园近况,北一社区居委会主任崔强告诉记者。
为帮助社区妇女实现就业,2014年11月,在妇联和北一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创业园初步成型。社区专门开辟了学习教室,并请来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东河区红十字会将这个创业园纳入“博爱家园”项目,并拨款10万元作为扶持资金,用来购买制作原料,解决项目的资金问题。此外,社区负责联系卖家统一售出,所得收入均归居民所有,创业园的女工们不需要自己投入一分钱,就能实现按件计酬。
为做好辖区居民就业服务工作,北一社区还联合宏立再就业培训学校成立了北一社区再就业培训基地和家政服务站,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目前,已举办再就业培训3期,培训居民110余人次,使新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

黎健荣(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