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风景

家乡区县: 重庆黔江区

黔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数民族达14个。在这里世居的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接下来,我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和苗族的服饰文化:

(一)土家族

土司时期土家族服饰有以下特点:一是以野麻为布,喜着斑斓服色布衣,男女服饰不分,都佩带首饰、耳环、项圈和手镯,缠青、白布头巾。上衣为无领对襟大袖短衣,无肩缝,袖口花边约4—5寸宽;衣的下摆前后合缝处有三四寸宽不合缝成边,使下摆前后左右成为三块,在胸及袖口衣边四周,用青、白、粉红色的缎子镶边。

(1)男装

头缠青丝帕或青布帕,帕长7-9尺,包成人字格。上衣为琵琶襟,安铜扣,衣上边贴有梅花条,绣有银钩。服色以青色为主,裤裆大裤脚短。只未婚青年喜将白裤腰露出,将情人所赠腰带的耍穗与荷包吊在外面,以示标志。打绑腿,绑腿一般为青色或兰色;脚穿瓦瓦鞋或两节瓜鞋。

(2)女装

女子上装由银钩→外托肩与满襟。银钩为矮领,衣襟与袖口皆缀上宽青边,并往上贴三根五色梅条,胸襟沿用彩线钩花;外托肩无领,右开襟,滚书边,衣襟与袖口各有两道不同的青边;满襟长到遮住臂部,袖短而大,用白竹布滚书边。一般用青布或兰布制作。春秋两季,青年妇女喜穿白竹布汗衣,外套青蓝背褡,称“喜鹊闹梅”。妇女劳作,胸前喜围围腰,围腰均绣有花草(转载自黔江政府网http://www.qianjiang.gov.cn,请保留此标记。)。女裤仍为腰与裤两段相接而成,腰多为白布,裤为青蓝色或紫色,若兰布则加青边,若青布则加兰边或白边,裤脚上边贴三条等距离的梅条。鞋有尖尖鞋与瓦瓦鞋,鞋面用青兰色布或粉红色绸,所绣的花各式各样,以动物为纹样的有鱼虾、蝴蝶、蜻蜓、蜜蜂等;以植物为纹样的有桃花、荷花、梅花等。已婚女子盘髻,簪的形状有玉宝针、芭蕉扇、莲蓬等;少女扎辫。

(3)儿童装

儿童服饰中最具特色的是帽与饰品。戴帽分季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或蛤蟆帽;冬季戴狗头帽,或鱼尾帽,或风帽。帽上除绣花鸟虫鱼外,也有绣“福、禄、寿、喜”四字的,还有缀大“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饰品的;有的还在花中缀珠子,帽尾吊银牌、银铃;手足戴金银圈或空心瓜锤、响铃等;颈上戴项圈;胸前吊百家锁。儿童服装亦绣上花草。鞋上亦绣花。

(二)苗族

苗族的服饰因地而异,因时而分,因节而盛。黔江的苗族服饰,男装简朴,女装繁华。苗族男装无领,衣袖长而小,一般7颗纽扣,以腰带束身,裤管短而大,青年喜白色头帕,老年喜青色头帕。妇女多穿满襟,胸前及袖口要滚边、绣花,有的还在开叉和放摆前后边缘绣挖云钓;裤子较短,裤脚边缘装饰与衣服大致相同。苗(转载自黔江政府网http://www.qianjiang.gov.cn,请保留此标记。)族服饰最具特色的是百褶裙,千姿百态,下沿绣满花纹,轮廓分明,手工精湛。苗族的首饰,造型精美,品种繁多,而最让人垂青的是银饰,“有衣无银不成盛装”,是苗家女子喜爱银饰的概括。如今,苗族服饰在其原始的粗狂美上融合了现代的流行元素,深受现代都市青年的欢迎,使古老的苗装焕发青春活力,更具风彩。

这些各具风情的服饰装点着黔江文明,成为了黔江地区的一大风景,如此美丽!

小牛牛(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