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的状况

家乡区县: 佛山市三水区

三水区管辖2个街道(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5个镇(白坭镇、乐平镇、大塘镇、芦苞镇、南山镇)。
西南街道(440607001)管辖13个社区、4个村委会。
云东海街道管辖1个社区,4个村委会。
大塘镇(440607101)管辖2个社区、7个村委会。
乐平镇(440607103)管辖3个社区、14个村委会。
白坭镇(440607104)管辖1个社区、2个村委会。
芦苞镇(440607105)管辖1个社区、6个村委会。
南山镇管辖4个社区、1个村委会

全区国民经济保持持西南涌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增幅创13年来新高。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61亿元,增长17.8%。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59.28亿元,增长30.6%,实现工业增加值164.16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到82%;完成农业总产值32.78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7亿元,增长1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5.8亿元,增长25.7%;在岗职工人均月工资为1,691元,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7242元,增长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8.53亿元,比年初增长11.5%。三水区综合实力稳步上升,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二十一位,广东第三位。

三水区位、交通、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优势明显,地处珠三角通往粤西、粤西北和我国大西南地区的咽喉要冲,毗邻珠三角大中城市群及港澳地区,距广州30公里、香港230公里、澳门195公里。水陆空交通便利,拥有黄金水道西、北江,有可营造300—5,000吨位码头的岸线近100公里,设有佛山海关三水办事处和可靠泊3,000吨级船舶的大型港口三水港,每日有货轮往返港澳;广茂铁路、南广铁路、贵广铁路、广佛肇城际轨道、G321国道、G324国道、二广高速广三段、二广高速广肇段、珠二环高速、佛山一环高速横贯全境,特别是珠二环高速和佛山一环高速通车后,三水到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仅25分钟车程,与广州市、佛山市两大中心城市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2006年,三水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5.08亿元。基本完成三水二桥及引道工程的主体建设;完成石湖洲立交工程的跨线桥及匝道路基建设;开展G321国道三水段及三水大道石湖洲至大塘段整治工程建设;云东海大道工程(西乐公路)年内动工;农村启动“四桥两路”(即迳口黄坎桥、芦苞长岐桥、西南李沙桥、金本竹山桥及青岐公路、莘田公路)工程建设。全年水路货运量631万吨,货物周转量57,687万吨公里;公路货运量777万吨,货物周转量30,729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723万人,旅客周转量27,818万人公里。
2009年,广佛肇城际轨道一期已经于9月29日动工建设,三水新汽车站、佛山地铁8号线仍在讨论建设中。南广铁路、贵广铁路正在加快建设中。

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2006年,三水中学、华侨中学和实验中学通过申报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全区各级各类学校80所,其中省一级学校9所、市一级学校22所、区一级学校23所,公办中小学校上等级率为93.5%。全区有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9,177人;初级中学16所,在校学生21,099人;小学44所,在校学生46,260人;幼儿园66所;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3,769人;电大(教师进修学校)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5所、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43家。全区中小学专任教师4,406人。2006年,全区小学毕业升学率为100%,初中毕业升学率为95.9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岗职工人均月工资为1,691元,比上年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7,242元,增长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8.53亿元,比年初增长11.5%。

劳动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举办定期劳务集市103场和大型户外招聘会4场,1,528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2万个就业岗位,其中技术岗位2,390个,占总数的11.95%,进场应聘的求职者33,000人次,免费职业介绍21,000人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16,3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5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安置3,0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区居民基本医疗总参保率达96.6%。参加养老保险86,340人,比上年增长5.3%;参加失业保险76,304人,增长5.3%;参加工伤保险72,068人,增长6.1%;参加医疗保险97,451人,增长8.3%。
福利事业得到保障。全区农村低保线从人均170元提高到200元,城区低保线维持在230元的水平。全区敬老院总床位数1,300个,五保供养对象1,499人,其中入住敬老院的835人。全区低保人员7,962人,其中农村5,862人,低保面2.66%;城镇2,100人,低保面1.18%。区、镇两级全年支出低保金724万元,比上年增长36.4%

三水区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雨充沛,但分布不均匀,时有洪涝、干旱等灾害发生,夏秋两季常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雷电灾害频繁,属雷暴盛发区。影响三水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早春的低温阴雨、夏季的台风、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强雷暴、大风、冰雹等);冬季的寒潮等。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21.9℃。1月份为全年最冷月,7月份气温最高。年极端最高气温39.1℃(03.7.15);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0.7℃ (57.2.11) 。
降水:年平均降水日数(≥0.1)154.3天。年平均降水量1682.8毫米(4-9月:占总雨量80%)。全年雨季分为两段:4—6月为前汛期,主要是锋面低槽带来的降水;7—9月为后汛期,主要是热带气旋、热带辐合带等引起的降水。
日照:全年日照总时数1721.7小时。一年中最长的日照时数是7月为218.7小时,最短是3月为65.5小时。
雷暴:三水是雷暴多发区,历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1天

小不点(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