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历史文化

一、兴安红色文化的基本含义

一定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为了把兴安红色文化发生、

发展的过程说

清楚,我们有必要对兴安盟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历史作个简要的回顾。

(一)大家知道,我们兴安盟是全国解放战争初期的

1946

1

月设制的,隶属东蒙古

人民自治政府,下辖五旗一街,即:西科前旗、西科中旗、西科后旗(

西科三旗

1949

年恢复

科尔沁右翼三旗

称谓)

、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王爷庙街。

1946

5

月,撤销东

蒙自治政府,成立兴安省政府,盟政府改隶兴安省政府,至

1947

5

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成

立时撤销。在这期间,所辖旗街未变。

1946

11

月成立中共西科前旗工委,同时兼兴安盟

工委,领导西科前旗、西科后旗、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王爷庙街党的工作。当时西科中

旗党的工作归中共辽吉省委领导。

1947

7

月成立中共兴安盟中心旗委,

1948

11

月改建

为中共兴安盟工作委员会。至

1949

10

月新中国成立时,中共兴安盟工委领导科右前旗,

科右中旗、科右后旗,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突泉县(

1949

3

月划归兴安盟)党的工

作。

1948

11

月,成立兴安盟人民政府,到

1949

10

月新中国成立时,盟政府下辖科右

中旗、

科右后旗、

喜扎嘎尔旗、

扎赉特旗和突泉县五个旗县政府。

科右前旗政府由兴安盟政

府兼。这是兴安盟成立初期的组织沿革。

(二)兴安盟盟旗两级党政组织,是在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争夺东北、争夺东蒙、争夺

兴安地方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健全的。大家知道,早在

1931

·

一八

事变以后,以

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

(包括今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市、

通辽市、

呼伦贝尔市、

兴安盟和区外的

郭尔罗斯前旗、

郭尔罗斯后旗、

杜尔伯特旗、

伊克明安旗等地--作者注)

就沦为侵华日军

的殖民地。

日本侵略者及其代理人,

先后在王爷庙置伪兴安省和兴安总省,

把王爷庙打扮成

了奴役整个东蒙的殖民统治中心。

1945

8

15

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王爷庙很

快成为东蒙古民族自治运动的中心。当时,这里的局势很复杂。一些人主张

内外蒙合并

一些人主张

高度独立

自治。东蒙同样面临着

两个前途、两种命运

的抉择。中共中央东北

局、西满分局对东蒙地方的自治运动极为关注,先后派张策、朱继先、胡秉权、胡昭衡、张

义诚等到王爷庙开展工作。

(三)张策等人来王爷庙后,于

1946

4

5

日,组建了中共东蒙工作委员会,为东

蒙地方第一个省级党的组织。同年

5

月,根据

四三

会议精神,撤销东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兴安省政府,

同时将中共东蒙工委改建为兴安省工委。

同年6月,东北战局恶化。

在党的领

导下,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人民,奋起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很快扭转了战局,

将东蒙建成位于我党我军主力后方的巩固根据地。

1947

2

月,以乌兰夫为首的内蒙古自

治运动联合会领导机关抵达王爷庙。同年

4

23

日到

5

1

日,内蒙古首届人代会在王爷

庙隆重举行,

会议选举产生了以乌兰夫为主席的内蒙古自治政府。

这是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

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开创了内蒙古民族解放的新的历史纪元。

同年

7

9

日,

内蒙古共产

党工作委员会成立。

这些是我们兴安大地的大事要事,

同时也促成我们兴安红色文化的形成

和发展,由初创走向成熟,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所以,

兴安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革命斗争,

实现民族解放的历史文化。

可以概括为:

(一)兴安红色文化特指东北

·

一八

事变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前这个阶段,

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形成与产生的我们兴安地方的历史文化;

(二)兴安红色文化

起源于大革命后期,

经过抗日战争,

形成于全国解放战争初期,

成熟于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

立和兴安盟党政组织的健全完善,

并统一于内蒙古民族民主革命之中,

统属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历史文化。

艾她说。(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