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西北部,距北京65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总人口25万。
克什克腾是蒙古语,即成吉思汗招募的亲兵卫队。这里是商族先民聚居地,又是辽代的发祥地之一,元代在达里湖畔建有应昌路,是蒙古族黄金家族弘吉剌部的驻夏之地。她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颇具特色的地表形态、悠久的发展历史,馈赠给人们一个魂牵梦绕的仙境——北京的后花园。
克什克腾地处燕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和浑善达克沙地三大地貌的结合部,总面积20673平方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质结构造就了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2005年2月11日,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以行政区划命名的世界地质公园,也是内蒙古唯一的一家世界地质公园。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保护面积为5000平方公里,其中重点保护面积1750平方公里,由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园区、青山岩臼群及花岗岩峰林园区、达里诺尔(湖)火山地貌园区、黄岗梁第四纪冰川遗迹园区、热水塘温泉园区、平顶山第四纪冰斗群园区、西拉沐沦大峡谷园区、浑善达克沙地八个园区组成。
走进克什克腾,有森林、湖泊、草原、河流、沙地、峰林、岩臼、峡谷、温泉等生态旅游资源和地质地貌奇观。走进克什克腾,或乘驼沙漠、纵马草原,或沐浴温泉、垂钓平湖,或狩猎丛林、探秘古都。只要你置身其中就会感受到无限的乐趣和醉人的惬意。因此,在首届亚太旅游营销年会上,克什克腾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二、历史沿革
克什克腾旗历史悠久,出土文物多属“红山文化”与“夏家店文化”。夏与前商时期是商族先民的聚居地,先后有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汉等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发达的北方古代文明。
《荀子?成相篇》载:“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十有(又)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水经注》云:“砥石,辽水所出。” 砥石,即今克旗境南百岔河源头之豁特必勒(即有城池之意)。西拉沐沦河为辽河上源,历史上人们把百岔河也视为辽河的上源之一。商族南迁,嬗为山戎、东胡地。秦为匈奴左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逐匈奴于漠北,本地为乌桓、鲜卑族占据。晋隋为库莫奚与契丹地,称“松漠”。唐继隋建松漠都督府治之。
蒙古太祖九年(1214年),成吉思汗在渔儿泺(今达里湖)驻夏,将境西及北部(今赛罕坝、浩来呼热、达来诺日、巴彦查干及其以北)分封给特薛禅长子按陈,东北部(今热水塘以北)分封给特薛禅次子阿忽台,中南部(今西拉沐沦河以南至围场县北部)分封给特薛禅三子册。全境为弘吉剌氏私藩。
1945年12月1日,克什克腾旗、经棚县政府同时成立,隶属于热河特别行署。
1948年3月,撤销经棚县,统归克什克腾旗,隶属于昭乌达盟。
三、旅游区简介
(一)西拉沐沦大峡谷
西拉沐沦大峡谷,地质学被称为西拉沐沦深断裂,此断裂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南缘,沿西拉沐沦河呈近东西向延伸,长 340 公里,宽 50 公里,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深断裂之一。
西拉沐沦河又名潢水,发源于浑善达克沙地边缘的好来呼热乡境内,全长1250公里,在克旗境内151公里。它是北方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生前说,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西拉沐沦就是我们的祖母河。闻名遐迩的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辽契丹文化、蒙元文化就诞生于潢水之滨,曾有诗云:“日出红山后,龙兴潢水源”。
西拉沐沦漂流入口处距经棚镇21公里,为三级油路,至上游各景区为沙石路,可自驾车前往,亦可坐班车前往。
西拉沐沦大峡谷上游峡谷北岸为浑善达克沙地,南岸杨桦枫松郁郁参天。峡谷中四季变化分明,造就了这里集休闲、探秘、摄影、越野穿越、徒步旅行、平湖垂钓于一体的绝佳景区之一,从经棚镇出发到达龙口电站库区32公里为柏油路,至上游各景区为沙石路,库区水域最深达40余米;
库区垂钓应在工作人员安排下进行,库区内禁止游泳;
漂流时穿好救生衣,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
有高血压、心脏病及心脑血管疾病者不能漂流;
儿童应在家长看护下漂流。
(二)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
黄岗梁是大兴安岭最高峰,海拔2029米。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北部,黄岗梁地区保存了第四纪冰川最完整的形态,且类型多样,是典型的山谷冰川,黄岗梁两侧有冰斗、U 型谷、角峰、终碛堤、侧碛堤、条痕石漂砾等冰川遗迹,被称为冰谷林海,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冰川地貌齐全、科研价值最高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黄岗梁是大兴安岭最高峰,海拔2029米,地处蒙古植物、华北植物以及东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地段,生物呈多样分布,是典型的生物多样性景观。
这里山高林密,獐、狍、豹、狐狸、野猪等野兽30余种,斗鸡、山鸡等山禽十几种,是理想的休闲狩猎之所,黄岗梁国际狩猎场占地32万亩,为当前亚洲最大的国际狩猎场,已对游人开放。
主要景区:大兴安岭最高峰——大鹅头、圆圆蛋子山、十三道湾、七星湖、西吉台森林草原等。
(三)阿斯哈图石林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位于克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东北150公里处,现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阿斯哈图”系蒙古语,意为“险峻的岩石”。阿斯哈图石林分布在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北约40公里、海拔1700米左右的北大山上,石林沿山脊呈北东向展布,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5.5公里,分布面积约15平方公里。阿斯哈图石林在形态上与云南的路南石林、元谋土林、新疆的雅丹地貌和现代冰川上的冰林均有相似之处,经众多有关专家考察认证:阿斯哈图石林是花岗岩地貌与石林地貌相结合的一个新类型,属花岗岩石林,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一种奇特地貌景观。
石林主要是在冰盖冰川的创蚀、掘蚀和冰川融化时流水的冲蚀作用下,由两组近于垂直的节理和一组近于水平的节理切割而成。在第四纪冰期的精雕细琢及岩浆活动、冰盖卸载、气候变迁、风蚀作用、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阿斯哈图石林。
景区地处高山草甸草原与原始白桦林的交汇地带,这里植被茂盛,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植物49科、185属、318种,因季节的不同而姿彩各异,魅力纷呈,可谓景因时移,景随时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