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古时候,每逢梨花盛开时节,人们最爱在花阴下欢聚,雅称“洗妆”。唐朝时,这一风俗十分盛行,据《唐余录》记载:“洛阳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或至买树。”人们最爱用梨花作头饰,当时,汝阳侯穆清叔赏梨花曾赋诗云:“共饮梨树下,梨花插满头。清香来玉树,白议泛金瓯。”此刻的梨花也一定是平淡祥和,不施粉黛的。满山遍野里,朵朵都是怀念。让人想到玉,想到洁,想到高雅,想到大气。品读梨花,不觉内心产生脱俗的静美和无欲无争的淡定。在这盛大的园子踱着,欣喜、落寞会一并而至,千万思绪融在哪一朵的白里,也没有追究的必要了。仿佛一骑白马,踩在岁月的肩头,驮我一程,把我丢在这朵里丢在那朵里都不为过,在这万亩之间,我只可俯身于熟知的味道里。
梨花“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万亩梨花开,春雪雅自来。清代文学家李渔赞曰:“雪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古人曾把雪与梅花作过对比,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将梨花与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逊雪之白,也不输梅之香了。
徜徉于万亩梨园,沿地埂,扶梨枝,大片晃眼的白,恍若置身幽梦。眼前可有梨花般的女子,向我款款走来?你身着洁白轻纱,静坐枝头,流露幽怨的泪花,在等我守约的步伐。我一直长途跋涉,不远万里寻找自己的彼岸,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原来,我的梨花,你就是我的彼岸。你一直都在那里,一直一直都在等我骑马归来,我童年残缺的记忆,少年莽撞的青春,还有我早已不再年轻的心,都一并亲自交给你。
我的梨花呀,站在你的身旁,闻着你的气息,我才感觉,活着原来可以这样的踏实,生命原来是这样的值得珍惜。
梨花是怎样的女子呢?有人说月光下的梨花好看。“一树梨花一溪月。”月下之梨花,是懂诗的白衣女子,她会怀着“两袖春寒,一襟春恨”的怅惘,与蒋捷对诗。有人以为,梨花样的女子,是“雪作肌肤玉作香”,只可远观,不可近亲。不似桃花,沾上了媚俗。
梨花带雨,晚来风急,杜牧诗云:“带叶梨花独送春”。梅尧臣《苏幕遮•草》中写道“落尽梨花春又了”,梨花落尽,春色匆去。在我看来,大可没有伤感的必要。花终究是会落的,一地白花,会是另一种思想。梨花也终究不会只顾玩纯洁的概念,等绿叶满树,一个花瓣就是一个果实。
一树梨花明丽春,不知今日属何人?梨花站在岁月的深处,娉婷于时光的芳草中,又从诗歌里走到我们的心头,暗香如故,傲骨依旧。那是谁家的女子,有容纳千古的心胸;那是何方的伊人,有壁立千仞的坚守。看之不忍离去,回首情思百转。
有风徐来,天气阴沉了下来,清明之雨注定又要跌落,我们必将与你告别这场盛大的约会!马谷田梨花点燃了心灵暗隐之光,我想自此,一定会与你坚守春天的约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