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刘少奇

家乡区县: 南昌东湖区

刘少奇生于湖南省宁乡县富庶的农民家庭。早年接受私塾教育刘少奇
刘少奇
,1912年,刘少奇进入芳储乡小学补习班[1]。期间,在湖南新军从军的二哥刘云庭带回一本介绍辛亥革命的小册子,刘少奇读后很受启发,并剪去其辫子以示坚持革命。次年,其考入宁乡县第一高等小学(又称玉潭学校),成绩优秀。毕业后先后报考长郡中学和一中,都被录取。1916年就读于宁乡驻省中学(现金海中学),插入二年级二期五班。1920年,刘少奇经长沙船山学社社长贺民范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2],并进入上海外国语学社留俄预备班。1921年,经罗亦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

革命生涯 折叠

1922年,刘少奇从莫斯科回国到上海,经陈独秀介绍,到湖南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秘书处担任领导工作,数次领导铁路工人罢工,其中最著名的是同年9月与李立三等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也是此期间刘少奇与毛泽东相识。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刘少奇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至1926年间,刘少奇在湖北和上海又多次领导政治运动和罢工,成为当地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次年4月,刘少奇与何葆贞结婚。

1925年12月,刘少奇在长沙被湖南省军阀赵恒惕的戒严司令部逮捕,当时恰逢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各界人士劝说和呼吁下,刘少奇于1926年初获释。1927年1月领导了武汉群众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5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刘少奇当选中共中央委员。刘少奇在长期工作中逐渐总结出一套“深入群众、长期隐藏、积蓄力量”的斗争方针,并对当时中共中央内部所谓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左”倾错误进行抵制,这与毛泽东当时的思想和斗争策略不谋而合。1929年夏,刘少奇调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在中东路事件中发动了反对国民政府和张学良、支持苏联的运动。同年8月22日,在奉天(今沈阳)纱厂门口,因煽动罢工嫌疑被捕,9月中旬经奉天高等法院判决,“证据不足,不予起诉,取保释放”。1930年夏到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局委员;1931年冬回国,任党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

wjy(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