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它承载的不仅是厚重的历史,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可磨灭的遗产,民间音乐就是其中一项。白河自古至今,群众在劳动、喜庆或居丧时,喜自编自唱,配以打击乐器,至清末时期已形成山歌小调、歌舞曲和号子三种,及一套打击乐曲。
小调主要有有阴、阳锣鼓、八岔、钉缸、骆驼调、蛤蟆调、神仙调、风扫雪、鼓词等几种曲调。其代表作品有《十爱姐》《盘头歌》《千杯酒》《十对花》《钉缸》《闹五更》《十把扇》等200余首。这类小调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歌手可以相互转换歌词或即兴填词应景。
歌舞曲仅见于过去“踩高跷”、“鹬蚌舞”时演唱和伴奏。唱孝歌“闹夜”,也是白河城、乡的一项民间音乐表现形式。打击乐器一套,歌手不拘多少,多数歌手唱传统的“二十四孝”歌、《孟姜女哭长城》、“杨家将”、“八仙过海”、“梁祝恨”或文字游戏等消遣内容的歌词。唱腔、打击乐谱刻板不变。
号子有陆地上多人在一起干活使用的“八板号子”,有晏席端盘子使用的空号子。70年代后,县内帆船大都改为机动船,水上号子使用率减少。80年代铁路、公路运输飞快发展,汉江航运基本停滞,已听不到号子声。会吆喝水上号子的船夫多已作古,90年代几无传人。所好,县文化馆作了采风,1981年8月刊出的《白河民歌》将其收录。
网络营销秀主页:http://abc.wm23.com/destiny2014
梧桐子代言家乡区县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shaanxi/baihe.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