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规划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宿豫区

加快全民创业园建设,[1] 园区是承载项目的平台和载体。要按照“拉开框架、扩容提速、完善配套”的要求,加大载体建设和帮办服务,实现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有贡献”。一是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在工业集中区建设上,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思路,把全民创业与发展“厂房经济”结合起来,通过“筑巢引凤”,强势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力争下半年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迅速提升项目承载力。二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新城工业集中区要着眼长远,完善功能,着力构建科学分工、互为依托的园区体系。进一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入口、水、电、路、路灯、排污管道及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带动的龙头、财政增收的基地。三是不断提升帮办服务水平。健全全民创业园管委会,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业专题会议,每季度组织一次职能部门和企业老板座谈会。每个企业实行三套班领导、具体帮办人“双挂钩帮办”责任体系,强化精细化、个性化和主动性、创新性“两化两性”服务内涵,重点加强对已落户企业的帮办力度,想企业之所盼,解企业之所难,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环境,让投资者“放心、安心、顺心、有信心”。

近年来,王集镇紧盯建设“苏北最美城镇”的目标,按照“生态环境优美、富有风貌特色、功能完善配套、疏朗精致宜居”的要求,坚持“镇当市建”,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之路。目前,镇区已形成“六纵五横”的总体框架,建成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镇区人气商气不断提升。

一、规范小城镇建设。已建和在建小区8个,建成面积20万平方米,在建22万平方米。拥有有大型商业设施6个,总面积3万平方米,二级医院2个,镇区公共厕所5个,占地50亩以上公园2个。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严格规范审批,全程监督管理。

二、提高设施配套。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九个一”目标,我镇已建成:一个全长1250米的醒目靓丽的镇区入口;一个通达完善、绿化亮化配套到位的街道路网;一个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集便民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行政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一个相对繁华的商业街区和品牌大卖场;一个占地80亩的集水体、绿化、群众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市民公园;一个规划3000亩配套齐全的全民创业园;五个镇区危旧片区改造新建商住小区;一个三星级规模的商务酒店;一个“组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的垃圾处理体系和由127人组成的城管环卫队伍。在抓好“九个一”的同时,今年又投入900万元对振兴路进行改造提升,新建排水管网10公里,污水管网22公里,绿化改造提升1.1万平方米,在全县乡镇中率先实现同城供气。

三、规范建设管理。不断充实镇村建设队伍,目前拥有人员8人,人员配备齐全,职责分工明确,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围绕王集镇总体规划,严格规划审批,在建工程做到全程安全监督管理。对辖区内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具体举措、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同时,不断完善细化《王集镇城镇精细化管理办法》,对镇区综合管理的责任、范围、标准等做进一步的明确和要求,使城镇管理步入良性轨道.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城新城开发建设,提升新城区发展水平,是又一项中心工作。要紧紧盯住将王集建设成为“苏北最美城新城”的目标,按照“拉开框架、优化布局、提升品质、打造特色”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北拓东进”战略,收拢五指、形成拳头、集中力量、建设新城区,全力加快王集新型城新城化进程。

1、加快“北拓东进”,优化城新城布局。认真落实王集新城总体规划,积极推进“一片四区”建设,完善“五横五纵”路网构架,进一步扩展城新城发展空间,优化城新城空间布局。所谓“一片四区”,就是老新城区片和北部商务办公区、东部生态休闲区、西部集中居住区、南部工业集中区,在改造老新城区的同时,重点加强北部商务办公区和东部生态休闲区建设,推动城新城向北拓展,向东挺进。所谓“五横五纵”,就是南宁路、长安街、振兴路、北京路、泰山路,以及经二路、王集大街、健康路、人民路、经六路。到2015年,新城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新城区常住人口达到4万人。

2、坚持“三高四精”,打造城新城特色。牢固树立“新城当市建”理念,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真正做到设计精心、施工精细、工程精品、细节精致。在城新城总体构架上,要严格把好“六线”关,即红线、蓝线、绿线、紫线、黑线和天际线,提升城新城开发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城新城空间利用上,推动城新城向空间发展,积极鼓励开发小高层,所有沿重要街道两侧建筑高度至少达到11层,进一步增加城新城高度,在重要节点加快建设城新城标志性建筑。在建筑风格打造上,坚持古典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艺术之中,实现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突出把好房顶和外立面设计关,塑造单体建筑的外观特色。在城新城色彩使用上,要着眼于整体效果,以明亮淡雅的暖色调为主体色彩,实现城新城主色调的和谐统一。在生态景观建设上,以“1 1”工程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百亩湿地公园和爱东河景观带,以及规划建设环绕新城区的水景观,进一步提升城新城整体形象。在城新城文化建设上,充分挖掘王集红色文化内涵,放大王集名人文化效应,积极发展地方民俗文化,规划建设一批城新城绿地公园和人文景观小品,启动建设王集名人馆,让文化融入每一条街区、每一个小区、每一个公园广场。在工程施工上,要严把建筑质量关,无论是商业开发项目,还是政府建设项目,新城村建设指挥部要对每一个建设项目安排专人跟踪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3、推进四大工程,丰富城新城内涵。按照“北拓东进”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居住小区开发工程、路网完善工程、商业中心提升工程、生态景观建设工程。在居住小区建设上,加快推进万源豪庭、富民广场、银河花园等小区的开发建设,启动联成电子处、创欣服饰处的开发招商工作,重点加大东部生态休闲区的推介力度,力争尽快启动建设。在路网完善工程上,重点实施王集大街北延、南宁路东延、振兴路改造、新245连接线等四条道路,进一步完善新城区路网结构,畅通对外通道。在商业中心提升工程上,重点打造一个中心、一条步行街和两个商业街区。中心就是以振兴路和王集大街交汇处为核心的中心商务区;步行街是东至南宁路、西至王集大街的长安街两侧;两个商业街区分别是振兴路和王集大街。同时,要加快品牌专卖店的引进力度,进一步不断提升城新城商业质态。

4、加强城新城管理,提升城新城形象。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良好的管理是提升城新城形象、打造城新城品牌的关键。一是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棋盘式、网格化”管理模式,以路为主、以片为辅,责任到人,实现动态长效保洁。同时,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轻重缓急,对不同道路、不同区域分成不同等级,明确每一级的量化指标,并根据不同等级配置人手,突出加强王集大街、振兴路、老245省道以及北部商务办公区的环卫管理,实现重点重管。加大违建管控力度,严格规范报建手续,严厉打击未批先建等违建行为。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城新城管理能否上水平,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城管队伍。要一着不让地狠抓城管队伍建设,抓思想、提素质、建制度、促规范,打造一支作风过硬、埋头苦干、令行禁止的城管铁军。要进一步加强考核,定期开展队容风纪、卫生秩序等方面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城管队伍奖惩措施直接挂钩,提升城新城管理规范化水平。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在城新城管理上我们有两支队伍,一支是城管队,一支是环卫队,共有70多号人,人手不可谓不多,力量不可谓不强,但工作效果难以让人恭维。不论是日常管理,还是紧急任务,两支队伍要密切配合,紧密合作,并不允许出现各吹各的号、各抬各的轿的现象。

(2015-05-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