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博物馆

家乡区县: 湖南省沅江市

   洞庭湖博物馆,地方性综合博物馆。位于南洞庭湖畔沅江城区。从长常高速到益阳,再转沅益一级公路至沅江市即达。博物馆陈列厅800平方米,展示了洞庭湖的形成概貌、历史变迁、风土人情、开发治理等方面的实物和史料,反映了洞庭湖的物产资源、地理环境,是人们了解洞庭湖的一个重要窗口。

 建馆背景
    沅江市政协副主席邓企华研究洞庭湖已有30余年。追寻和描绘远古时代洞庭湖的模样,一直是邓企华追寻和研究的目标。

沅江位于洞庭湖的中心位置,这为邓企华研究洞庭湖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可在研究当中,邓企华感觉,对洞庭湖的研究需要系统化。

上世纪80年代,邓企华在心里萌发了建立一个洞庭湖博物馆的念头。“洞庭湖自古以来是一个人类活动很频繁的地方,为什么不能把它的历史、文化、民俗、民情、特产等通过一个专门的博物馆收集、整理、研究、展出呢?这对系统地研究洞庭湖、开发洞庭湖非常有益。”

抱着这样的想法,1984年,邓企华争取资金,到处收集与洞庭湖相关的藏品,在不长的时间里,收集了1万多件各个时期的藏品。而在邓企华的心里,博物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沅江,“洞庭湖涉及30多个县、市(农场),跨那么多个地方,所以要把博物馆办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洞庭湖博物馆。”

管藏资源

  该馆收藏了大量的洞庭湖地区的生物水产、植被标本。其中有生物200多种;鱼类113种,分属11目,26科92属;有水产植物71种,还有甲壳类、螺蚌类、两栖类、爬行类。该馆藏有珍贵历史文物近万件。其中有古字画2000余幅,玉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等数千件。

洞庭湖博物馆陈列厅面积800平方米,收藏有洞庭湖地区的生物、植物标本。其中生物200余种、鱼类114种、水产植物71种。藏有历史文物逾万件,其中古字画2000余幅,玉器、青铜器、陶瓷器等数千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洞庭湖的变迁及历史。

区域划分

馆按规划分为四大功能区:

一是博物馆馆址区;

二是洞庭湖微缩景观区,规划布置洞庭湖不同历史时期湖面形状的微缩景观湖;

三是仿生态湿地景观区,规划拟将洞庭湖典型生态湿地特征的资源浓缩于此;

四是洞庭湖淡水鱼类观赏区,蓄养洞庭湖典型淡水鱼类,种植具有洞庭湖地区典型特性植物群落。

博物馆建筑平面仿洞庭湖地理形态特征,内部功能分为自然资源厅、人文资源厅、动植物资源厅和多功能厅。介绍洞庭湖的形成、历史演变的过程、地质地貌形态,展示洞庭湖典型水族资源、鸟类资源及植物资源等。

作用
洞庭湖博物馆自1984年成立以来,坚持挖掘自身特色,逐步形成了以本地历史文物、民俗文物与自然资源为特色的陈列体系,发现和保护了一大批古遗址、古墓葬,并积极筹措资金征集收藏了一大批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各类文物。

馆藏文物的丰富使洞庭湖博物馆呈现出勃勃生机。历年来洞庭湖博物馆利用现有场馆举办了多次大型综合展览,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研究、参观,中央、省、市各级领导也多次亲临该馆进行指导,为推介沅江市乃至洞庭湖地区悠久历史与丰富自然资源起到了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BB静(2015-05-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