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与普通湖蟹

家乡区县: 蒲江县

大闸蟹与普通湖蟹在外观上的差异远不如价格上的差异,作伪者良有以也。蟹贩和食蟹者之间亦向有一套通行的辩识标准。例如,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不尽体形健硕,脚爪有力,而且个个都随身携带着“青壳、白肚、黄爪、金毛”(听起来有些像黑社会的混混)这一套鲜明的先天防伪系统,同时背壳上会泛出一层特殊的光泽。需特别说明的是,李渔所谓“白似玉而黄似金”者,其实指的是螃蟹的内部景观,就外观而言,在照明充足以及客源不足的情况下,大闸蟹的真伪其实不难辩识。不过,因杂蟹在阳澄湖的大量投放以及阳澄湖蟹在外湖的疯狂繁殖,看相已无法识蟹,就连部份安徽蟹和苏北蟹也长出了一付似曾相识的“阳相”,就算在阳澄湖一天也没有浸过的原产安徽蟹和苏北蟹,上市前经过人工洗刷,原本(因水质)而看上去无比肮脏的蟹体,也呈现出一派“青壳、白肚”之相。此情此景,即使老江湖也难免阴沟翻船。夫妻相处,朝朝暮暮,两人就会越长越像,有了“夫妻相”。人尤如此,也就怪不得蟹了。据有经验的苏州阳澄湖蟹户密授:正宗阳澄湖蟹目前唯一可以靠得住的“第二性征”,就剩下蟹脚上特有的“金毛”了——在金毛的“染发”技术开发出来之前。

不看你的爪,不看你的毛,看的时候心里醉,看过以后眼泪垂——欲重温那久违了的“不看你也爱上你”的感觉,可以相信的,看来只剩下味觉了。然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诚如袁中郎所言:“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像这种福尔摩斯式的吃蟹终归无趣,蟹各有各的好吃,各有各的吃法,只是若把“旁蟹”之实和“大闸蟹”之名嚼烂了一道咽下,前者消化排泄无碍,哽噎在喉的却是后者,人蟹间这一段美味的缘份,终有一天怕是也将终结于“因无知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再说,即便确为阳澄湖“嫡出”,品质上亦如法国葡萄酒产区那样有东湖、西湖和中湖(以苏洲阳澄湖镇的中湖最佳)之别。而且,近几年由于太湖水质的改善,哪怕只是从性价比的立场出发,太湖蟹的品质正在接近直追阳澄湖蟹。所以,食蟹一事,我看大家还是随遇而安,任什么阳澄湖蟹,苏北蟹,安徽蟹,五湖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蟹无类,及时行乐吧。

张文骏(2015-05-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