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富集,社会名片众多。中心区域地势平缓,地质状况良好,具备深层次开发条件,被列为罗甸县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同步”示范镇。年平均气温17.6度,冬暖夏晾,是高原千岛湖畔名副其实的宜居宜业之所。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于动植物繁衍,盛产杨梅、柑橘、脐橙、核桃、蔬菜、黑山羊、生猪、竹鼠、家禽、鱼类等,杨梅、蔬菜、核桃种植面积均在2万亩以上,为远近闻名的杨梅、蔬菜之乡。库容量为650万立方米的边阳水库、35.9万立方米的老猫坡水库就坐落于境内。著名的荞灰豆腐发源于此地。
特色产业成型,农业基础稳固。早春蔬菜、反季节蔬菜、经果林种植、畜牧养殖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每年占据经济总量的45%至60%之间;建有高标准、高质量的产业化示范基地8个,总面积约3516亩,其中500余亩安装了喷灌设施,120多亩装备了灭虫灯,标准化的机耕道3条全长10.5公里、露天式的引水渠7.2公里、1000立方米的蔬菜冷库1个;孕育种养殖大户185户,遍布打讲、前进、新街、岩脚、下坝、黄泥坳、罗木等7村56个组;创办高效农业种植示范园1个,组建蔬菜营销合作社1个、种养专业合作社1个、农机合作社5个,农业机械化作业率31.47%;农产品几乎年畅销,部分农产品如杨梅、蔬菜远销到重庆、湖南、广东等地。2011年农业总产值高达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创下5239元的新高。
工业闸门初启,发展势头强劲。15.68平方公里的边阳工业园区地处集镇以东,呈长约6公里、宽约3公里的带状,紧靠S101公路和规划建设中的贵百色高速公路。按照《罗甸边阳工业园区发展规划(2011—2020)》,边阳工业园区聚合特色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石材、水泥、陶瓷和化学建材等新型产业,是未来罗甸融入黔中经济区发展的“桥头堡”和优先发展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集聚区,贵州南部的资源深加工基地和生物产业基地,支撑罗甸加快发展的重要工业经济增长极,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的示范区。除却早年引进的水泥厂、电石厂、砖厂、硅厂等小型企业12家、微型企业10家、手工业作坊150多个外,2012年上半年又成功与贵阳富勤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贵州治忠科技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达成投资共识。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在4.8亿元以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