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牌子曲是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保护单位:土默特右旗文化馆。
二人台牌子曲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陕北榆林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西部呼包两市之间和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两市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土默特右旗流行更为普遍,二人台牌子曲是二人台音乐的组成部分,同时又独立于二人台唱腔之外的器乐曲,二人台牌子曲乐器主要是“三大件”即扬琴、四胡、笛子(枚)加打击乐器梆子和四块瓦,现在可加多种乐器。尽管只有几件乐器,然而经过演奏者加花变奏,利用各种技巧,即能做到有机地配合,整体发挥,又能充分表现各种器乐性能,把个人技艺发挥的淋漓尽致。二人台牌子曲是音乐结构为单曲变奏,其变奏的次数由演奏者自定,但在板式变化上分为慢板~慢二流水板~二流水板~快二流水板~捏子板(快板)是一个由慢到快的演奏形式,几件乐器在反复中根据不同的演奏速度紧密配合,整体协调,形成二人台牌子曲优雅、欢快、热烈、火爆的特色。
二人台牌子曲从现在有的资料统计,大约有100多首,可分为六类,一是汉语民间传统曲牌名的约三十多个,来自明、清时代的牌子曲和内地的民歌如《西江月》、《八板》、《粉红连》等;第二是蒙古族民歌吸收过来的曲牌;三是来自戏曲与其它剧种特别是与晋剧有关的近20个;四是佛教、道教有关的7个,如《千声佛》、《四合四》等;五是与吹打乐曲牌有关的约7个,如《狮子岭》、《将军令》等;六是其它类包括从码头调演变的如《九九图》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