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利贡米,贵州省榕江县特产,原产于该县忠诚镇锡利,为油粘型稻,明清时期,因米饭香、油质高、味美而作为贡米向朝庭敬贡。锡利贡米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属富硒、锌产品,为食用者所喜爱。
特征特性:地方常规稻,在黔东南州作优质专用稻,每穗总粒数98.6~181.8粒,千粒重24.5克。该品种株型紧凑,根系发达,分蘖力强,叶色青绿。米质优、食味口感好。
产量表现:黔东南州农技站2000-2001年在州内榕江、麻江、丹赛、黄平、岑巩、锦屏等县共8个点进行的优质米品比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30.5公斤,比对照滇屯502增产5.06%,经2000-2002年在榕江、锦屏进行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8.4公斤,比对照滇屯502增产2.18%。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黔东南州中迟熟籼稻区作优质专用米品种种植。
锡利贡米又称香米,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清期间,榕江锡利所产稻米,因品质优良,地方官员专作朝贡之用,而得名“锡利贡米”。1958年,它以独特品质远销北京,获“上等米”称号。锡利贡米米饭清香可口,冷饭不回生。它富含人体必须的多种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常被当地群众用于产妇、病人、老人及婴幼儿滋补膳食。
锡利贡米生产于原始、半原始的自然植被保存较好的生态环境,无污染,其生产过程全部采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稻米无残留,达到无公害食品质量标准,2005年通过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稻米认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于1999、2000、2001、2002年先后进行测试其“蛋白质含量9.0%,垩白粒率8.0%,粒长均匀,粒均长7.2mm,长宽比3.64:1,半透明,有光泽,无残留,符合国家粮食卫生GB2715—85标准,总体评价为特等米”。“品质与金象牌顶上泰国香米相当”。获得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3年9月经贵州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量 化考核,评定榕江锡利贡米为“贵州省优质农产品”。选育的锡贡6号,在2002年全省70个选送农业部检测的参试优质稻品种中,理化指标测评位居第一。获得2005、2006年全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优质产品,并于2005 年 1 月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无公害大米” 认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