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城山风景区

家乡区县: 山西省阳城县

析城山,别称圣王坪,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亚高山草甸。位于晋城阳城县西南35公里处,南与河南省济源市交界,属中条山森林公园一部分,与著名的中条山舜王坪东西想望,故又称东坪。方圆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88米,主峰四面如城,有东、西、南、北四门。

析城山,在250万年前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析城山地表为8.516平方公里亚高山草甸,地下有数量众多的溶洞景观和地下河水,是中国华北地区保存最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封闭式岩溶洼地,属非常珍贵、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今本书纪年疏证》中记述: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桑林在哪里?清《山西通志》说:"桑林水,导源析城之东麓。"阳城县古称获泽,相传析城山即是当年汤王祈雨处。千百年来,晋豫间官祀民祷,香火不绝。

史料记载

析城山,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亚高山草甸,位于晋城阳城县西南30公里处,方圆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88米,在250万年前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析城山地表为8.516平方公里亚高山草甸,地下有数量众多的溶洞景观和地下河水,是中国华北地区保存最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封闭式岩溶洼地,属非常珍贵、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析城山在阳城县南横河镇,遥感E112 13.252,N35 19.219 (WGS 84),主峰高1888米。四周崖壁似城,中间凹陷如盆,有东、西、南、北门分析,故曰析城。 析城是古老的中华名山。中国最早的地理经典文献《禹贡》记载了大禹治水时,沿着山脉从西往东,导山疏河经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可见析城山之名甚古,几乎就是伴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而来。

析城山西望黄河三门,中流砥柱,东挽王屋太行,拔地起于中原,横亘大河北岸,俯视中原。华夏远古城市:夏都斟鄩、商都西豪,周东都洛邑,无不踞其屏下。站立黄河岸边,举目北仰王屋、析城,便可见蓝天下,群峰间,隐隐约约,是那云窝雾乡,济水源头,汤王行宫,天地交界。

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今本书纪年疏证》中记述: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桑林在哪里?清《山西通志》说:“桑林水,导源析城之东麓。”阳城县古称获泽,相传析城山即是当年汤王祈雨处。千百年来,晋豫间官祀民祷,香火不绝。

地貌特征

析城山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坪 上遍布大大小小的石灰岩溶漏斗,民间有“72 个独龙窝、124个鬼推磨、360 个小铁锅”之说。山腰多溶洞,最大的溶洞——老洞,可容纳万人以上。 每遇降雨,除娘娘池外,其余的雨水多顺“漏斗”渗入地下。权威地质专家推测,坪下可能是一个大鱼场。1977年秋,在连续几天降雨后,析城山根水头泉的泉水向上冒出2米有余,成百上千条盲鱼从泉眼中跃出,盲鱼通体透亮,大的约有尺余小的约有寸许,此奇观持续1天多时间。

地理概况

析城山,阳城名山。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西南30公里处,南北走向。主峰海拔1888米。“山峰四面如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分析,故曰析城”(阳城志)。明朝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3.23,北纬35.19.23。析城山地表为亚高山草甸,总面积8.516平方公里,共计12710亩,土壤覆盖厚度一般在20cm左右。

析城山奥陶纪岩溶地貌景观,是在地球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形成的。早在4.8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生成了一套厚约450m的可溶性碳酸盐岩,此后受加里东造山运动的影响,区域整体上升形成高山,随后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及溶蚀作用。到燕山运动的影响,区域发生褶皱和断裂,随着古太行山的隆起,位于县南的析城山等诸山也再次随之隆起成山。到第三纪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析城山等诸山又再次继续隆起,在长期气候湿热,降雨量充沛的条件下形成了现在的岩溶地貌景观。

析城山被造山运动抬升(还有一种观点为冰川作用形成)后保留下来的岩溶地貌景观。目前是华北地区保存较好的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高山岩溶洼地。属中国北方地区之唯一的岩溶地质遗迹和岩溶地貌景观。不仅具岩溶地质学的科研价值,而且具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景区总体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种类繁多,形状奇特。晋城析城山特别是坪内地形宽缓,坪外峭崖陡壁,是华北地区罕见的岩溶地貌天然博物馆。晋城析城山在其中分布有多种岩溶景观,如高地石灰岩溶丘形成众多的天然石桌、岩棚等。e其类型有岩溶洼地、孤峰和残丘、岩溶湖泊、地下河、漏斗、天窗、落水洞、天生桥、溶洞、石芽、溶沟等。晋城析城山因圣王坪内外自然的较大差别,致使其土壤和植被类型截然不同。析城山圣王坪内土壤类型属于山地草甸土;坪外土壤主要为山地淋溶褐土和山地褐土。

黑龙洞是析城山顶部现存最大的石灰岩溶洞。析城山地下当有更大规模之溶洞,有待开发。当地的民谚这样描述析城山:析城山上有72个“小铁锅”,124个“鬼推磨”,又有三百六十个“独龙窝”。黑龙洞近通黄河,源如东海。娘娘池为析城山仅有的一处高山湖泊,水面7600平方米。

析城山周边为峰林幽谷怀抱,林木茂密,内有木本植物350余种。由于气候属于副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所以析城山周围植被既有副热带植物的种类,又有暖温带植物的大多物种,使得此地植物谱系极为丰富。进而为大量植物繁衍生存创造了条件,成为山西省动物种类、数量最多的地区。对析城进行合理开发后,不仅能进一步发挥其旅游观赏价值,还可为地质研究提供便利。

曾经我的信仰(2015-05-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