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凤冈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美丽凤冈的决定。决定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勾勒了富足之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的美丽凤冈新画卷。
美丽凤冈是一个美好愿景,它有许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等衡量的量化指标,每项指标都足可以宏篇大论的展开描绘。笔者觉得,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的一句话,应该是美丽凤冈建设的点睛之笔。这句话是:“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得住乡愁,就是继承了优良传统。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自2012年国家启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以来,凤冈的玛瑙村官田寨、琊川镇杨家寨、土溪镇黑溪古寨、新建镇长碛古寨相继入选。这些村落,别致的建筑、独有的手工技艺、独特的民俗风情,是遗落在人们心间的一股乡愁。如果这些传统的东西不加以保护,任其消失,乡愁就成了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无皮之毛,谈何存在。
记得住乡愁,就是守住了精神家园。乡愁是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受。余光中先生把乡愁比作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低回掩抑,如怨如诉,可谓把乡愁写到了极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片精神家园,总是有些东西是挥之不去的。春的慵懒,夏的孤独,秋的缱绻,冬的流连,花开四季,各有心情。乡间小路,牧童牛铃;砂锅土碗,烟熏火燎;长歌短调,打情骂俏;鸡鸣犬吠,你往我来。乡愁无处不在。《诗经》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们仿佛看见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而远处有一盏为他亮着的灯。为了杨柳依依,他踽踽独行,何惧雨雪霏霏。
记得住乡愁,就是保护了生态文明。生态红线,是发展改革中不能逾越的雷池。守护生态文明,就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依托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和乡村建设融入大自然。留得住乡愁的社会,必定是高度人性化的温暖的社会,是把绿水青山留给村居民的社会,是尽可能保留城镇村庄独特风貌,慎砍树木、不填河湖、少一哄而上的社会。
乡愁驻守在你我心田,萦绕在你我身边。
记住乡愁。因为一旦失去乡愁,就会失去传统文化的基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